不懵懂,不少年——给学生读龙应台《1964》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建军

读龙应台的《1964》,我忽然想,如果把这一段读给学生听,他们会如何反应?

我清清嗓子,用尽可能异样的语调说:“今天我们分享龙应台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在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为每天的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的人觉得自己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自杀,两个人患了癌症。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它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读完了,学生们嗤嗤地笑出声来。那笑声,是肆无忌惮的笑。

龙应台写此文,还想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有人跟我们这样上课,会怎么样?”

龙应台不知道的答案我知道了。起码,我知道在这些九年级孩子这里,他们会嗤嗤笑。也许,我们没有把他们带入适当的情景,也许我还不够煽情,也许我做的不够郑重。

回想十年前,学生们特别喜欢听我上课“说废话”,现在的孩子们,却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也难怪,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们,如何能想到40年以后的自己?如何能想到疾病、灾难、意外、贫困、痛苦、落魄、绝望、孤独等等这些人们最不愿想到的字眼?

一个老师,不讲题,不分析文章,够怪。他们也许觉得,老师病了。

图片来自网络
样子很丑,很猥琐,对吧

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每天所做的,除了上课,就是做题。压抑了,就摔门子,爆粗口。被老师发现了,挨一顿训,龇龇牙也就过去了。

不懵懂,不少年。

我没忘记自己过去是什么样子。长发也是留过的,还有喇叭裤,还有花格子衬衫,也偷偷学着抽烟,也逃过学,也曾傻乎乎跟在大孩子后面乜斜着眼睛……后悔吗?的确后悔。在特殊的年代里,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对的。当然,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来说,一切无关乎对错,可能还会有人说,一个孩子如果正经起来也够可怕的。的确如此,可是我毕竟太肤浅了,在最美的年代里,我却从来没见识过美。

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有的人傻大胆,掉下去了;有的人害怕,循规蹈矩;有的人擦擦眼睛,找到了还算对的路。电影《少年的你》里有一句台词说:长大就像跳水,什么都别想,闭着眼睛往里跳就行了,那水里有石头,有沙子,有蚌壳,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现在和过去,其实都一样。不一样的,是现在更加纷繁,更容易迷离了双眼。血涌上头,带来的就是冲动、莽撞、不计后果,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叫承担。

都是如此,就理应如此吗?我们是不是因为孩子还年少就只给他们谈美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现在的孩子都被宠着、惯着。即使犯了错误,人们也总是不无同情地说一句“他们还是孩子”。对待孩子,我们甚至都不敢批评。当然,现在的社会拒绝批评,流行赞美。

向来这样,就应该这样吗?我们只给他们讲崇高,灌鸡汤。学了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他们反而越发的小了。

青春是最优美的歌曲,只要你用心去歌唱。关键在用心,怎么用心。本来下决心不谈教育的,这两天又有点杞人忧天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打 一拳下去,杨二和他那两百斤的身体倒在了地上。他忍着疼痛从地上爬起来,抬头时,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围了上来。伤...
    没事整两句阅读 157评论 1 1
  • 很多书,比如包法利夫人、红楼梦、高老头等享誉世界的名著,由于自己喜好、于都习惯、理解能力等原因,即使通读了,收获也...
    佳娃读书识人阅读 256评论 0 0
  • 为什么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成为高手否则就没意义呢?难道不可以只是因为和谁在做这件事,这件事就有意义了么?比如玩儿王者荣...
    markMe1024阅读 55评论 0 0
  • Stay hungry,Stay young 道理我懂,具体怎么才能做到呢 1983年出生的张一鸣 ,在2005年...
    爱迪生自律变女神阅读 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