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会痛苦,其实就是因为不能心安,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考虑,只是这样做我们会心安。
大家都想活下去,可是在某些时候,却宁愿去死,无外乎这个时候自己才心安;否则,就算苟活下来,余生也会痛苦不堪。
所以,不是要宣扬什么无私付出的精神,只是因为这样做你才能心安罢了。
确实啊,无论我做什么,都是在为自己的心而做的。
无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你是心安理得的,你就会活得比较快乐;相反,你总是很拧巴,即使你是一个看起来很乐于奉献的人,你也不会活得很快乐。
安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波澜不惊,那我们的内耗会少得多啊。
所以,在每个当下,都去做符合自己内心真正所想的事吧,这样对自己的损耗才最小。
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心,看哪些是自己的,而哪些是别人的,排除那些外在的影响,真的为自己而活。
我们内在的想法不只一种,甚至会互相矛盾。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一定要努力奋进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有时候又觉得人干嘛要那么拼呢,享受当下的时光就好了。
这其实是两种拉扯的力量,而且各有道理,于是在某些时候会让我们不知所措。
如果我们一直努力奋进,自己也很享受这种过程,那没问题,你能经受失败的结果的打击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进取;
如果你从来就是安于现状的,不太喜欢那种努力打拼的生活,你内心宁静,也能过得很舒服。
怕就怕,你认可那种努力奋进,同时又觉得躺平的生活才最舒服,那么,在你努力无果,或者觉得自己很辛苦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努力的价值,想,不如躺平?
可是,真的要躺平的时候,又觉得这样子没有成就而不甘,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
于是就出现了打也打不赢,躺也躺不平的状况。
无论在哪种状况,都不舒服,这样子怎么可能心安呢?
这两种声音不一定是你自己的,至少夹杂了别人的想法,你没办法平衡这两种想法,所以才会纠结。
我们这种纠结的时刻太多了。
玩手机的时候觉得自己这样对身体不好,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打麻将的时候觉得这样太堕落了;
拼命挣钱的时候,觉得自己太没享受生活了;
人哪,就是如此自我折磨啊。
明明在做着甲事,心里却觉得乙事才是最好的,其实,你在做的事就是你的内心所选择的事啊,这就是此刻最好的事。
我们经常会去去追求意义,焉知那些所谓的意义不是外在通过各种形式灌输给我们的?
其实没有哪件事就是百分百正确的,每个人情况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会区别,怎么能以某一种标准去衡量呢?
孝顺父母是对的,可是如果碰上一对吸血的父母,也要无条件地孝顺吗?
上进是对的,可是如果你已经身体报警了,还要不断地去透支自己的身体获得那些外在的赞叹吗?
奉献是对的,可是做义工做得没时间照顾家里,这是不是尽到自己该尽的义务了呢?
谁是谁非?
我们常说公道自在人心,这个人心不应该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心,你自己觉得做得好就是好,至于别人怎么说,那不是我们最应该考虑得事,因为每个人的观点本来就不一样啊。
安心地做当下正在做的事,不怀疑,不犹豫,专注地去做就好了。
就算你是打麻将,安心地打就是了,你从中能得到一份快乐难道不重要吗?
确实,自己当下在做的事,对你来说本来就是正确的事啊。
像我那时候也喜欢打牌,麻将,跑胡子,都打,不亦乐乎。
我现在完全不打了,心里没有一点瘾头,我想,大概我现在对这个东西已经有免疫了,不会上瘾了。
我有比打牌更喜欢的事情做,而且已经上过瘾了,那股劲过了,也就不容易沉迷了。
不过有的人打了一辈子,就是没办法脱离,那么在他心里,打牌就是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事了,他沉醉于其中,是他的事啊。
我们现在就是心里的想法太多了,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到最后哪种都得不到。
我不就是这样啊,内心有很多的正确,可是自己又做不到,于是对自己总是会有很多的批判,这不就是让自己不心安啊。
刚才写文,写了一部分,看了一下手机,觉得有点饿了,到锅里拿了一截玉米,一粒粒地掰着吃,这个时候,我挺享受的啊,就专心地掰玉米粒。
就是要这样,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而不是逼着自己去做那些正确的事。
正在做的事也许会显得堕落,拿又怎么样,人还没点恶的种子?
其实说白了,我们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要总是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事,意志力很稀缺的,不要总是去用意志力来锻炼自己。
想躺平,就安心地躺就是了,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去享受这种躺的快乐,其实,躺久了,就想坐起来了,做久了,也许就想走了,然后开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