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案——耳鸣治验案

植某某,女,40岁,2016年7月12日初诊。

主诉:左耳耳鸣反复发作数年,加重一周。

患者近些年来常反复发作耳鸣,劳累后加重。常针灸后缓解。近一周来,再次发作,耳内风鸣,按之不减,伴有头痛、听力减退,左项下(胸锁乳突肌)触有条索状,且僵硬酸痛,甲状腺肿大。纳可,无明显消谷善饥,饿时无明显汗出乏力。但常心慌心悸,且偶尔心跳加快,脸面潮红,无烘热汗出,无心烦急躁,二便调。月经量少色偏暗,无明显痛经,白带调。舌质偏红,尖有红点,边有瘀点,舌苔黄白厚。脉缓细。

辩证:肝肾阴虚。虚风上扰清窍。

治则:培补肝肾精血,疏泄少阳风火。

处方:听宫(左),听会(左),翳风(左),左耳后筋结处,合谷(左),太冲(左),太溪(双),肾关(左),气海(温针灸)。手法:微调,翳风针感放射至耳内,留针20分钟。


二诊:治疗后当天晚上耳鸣加重,次日晨起明显缓解,左项处僵硬酸痛缓解。处方:听宫(左),听会(左),翳风(左),完骨(左),合谷(右),内关(右),太冲(左),太溪(双),肾俞(双),中渚(左),侠溪(左)。手法:翳风、完骨泻法,其余微调,肾俞、太溪温针灸。加服杞菊地黄丸。


三诊:针后,左项处条索状大减,舌边瘀点变淡,耳鸣未减。减去完骨穴(左),翳风改为微调,其余处方手法同上。


四诊:针后,自觉耳内风动,无法外透。考虑少阳风火太盛,加强疏散风火,加会宗穴(左),其余同上。


五诊:针后,低烧一天,耳鸣明显好转,甲状腺肿大见小,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边瘀点变少,苔薄白。再拟前方续治,手法同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有顽童,八岁有余,精灵古怪,刁钻顽劣,以下就是我们的日常对话。 1. 我:儿子,今天初五了,年也过完了,该收心好...
    安子觅阅读 597评论 2 17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l...
    编码的哲哲阅读 1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