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观察力(超简单写作课第7讲)

观察力强的人能有多厉害?在《最强大脑第二季》有一场比赛,“微观辨水”,挑战者王昱珩从520杯水中辨识出评审挑选的水,更能精细到说出“水的角度旋转了15度,中间经过了两三个人的手”。他还凭借超强观察力,多次协助警方破获各类疑案悬案。

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观察,因为我们必须先准确地感知世界,才能识别行动模式及抽象化原则,并在事物属性间做出类比,创建行为模式,从而创造新成果。因此可以说,观察是智慧的源泉,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是通过大量主动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17世纪,牛顿观察到熟透的苹果落到地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摇曳,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摆的定时定律。
艺术也同样需要观察。古今画马第一人韩幹,画马时,每天蹲在马厩里观察马的动态、习性。
写作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作家创作的那些“看起来真实”的情节都来源对生活长期、广泛的观察。

什么是观察呢?
观察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受信息来进行的一种活动。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

如何提高观察能力呢?

学习绘画、音乐,能够提高感观的敏锐度。
绘画时,你一定会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你要画的物品,查看它的轮廓、各种细节,长期下来,观察力自然就会提高。
正如当代艺术家贾斯伯·琼斯指出:“艺术活动的一部分是运动,是一种让各器官都保持活跃的活动,无论是哪种器官,如大脑、耳朵等。而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器官的敏锐,通过对所出现可能性的尝试……处理生活的各种感官可以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处于随时准备好的状态。”

收集物品也是一个提高视觉观察的好方法,无论你收集的是邮票、硬币、昆虫、书、还是画。很多收藏者会学着区分收藏品的差别和品质,因而训练眼睛和头脑获得知识并进行评估。

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打开电视描述你都看到了什么。比如,按下按钮时发出的声音,开机画面,各部位的材质,长时间运行时发出的味道,声音效果,画面颜色……
每天找一件物品,试着从视觉、听觉、味觉等感观分别描述。也可以观察马路上汽车,看它的形状、车牌、疾驶而过的声音;陌生人的面孔,表情、说话的声音;路边的树、楼;广告牌的图案、文字等等,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各种感观的灵敏度。

只要坚持不断练习,慢慢习惯成自然,一定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