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山北站出发,约35分钟经过婺源(最适宜旅游季节是春季去看油菜花或秋季去看晒秋)。再往前过了山西,就进入福建境内了。火车一路上穿越大小隧道无数,短则一瞬而出,长者可达几分钟。有时才刚重见天日,几秒后又再度闯入黑暗,忽明忽暗中,列车已带你穿山越岭。
不在隧道时,车窗外秀色可餐。浅蓝色天幕下,白云朵朵低垂 ,云边缘丝丝缕缕的纹理,几乎清晰可见。白云下青山苍翠,山腰上多缠绕着一条条环状绿带的,是茶田。偶尔还有小溪涧顺山势潺潺而来,经铁轨下流去更远的地方。
火车窗外南国的夏季,居然格外清新。
1.刚柔并济的武夷山水
武夷山与和黄山一样,都有着以山命名的市名及高铁站,从火车站到景点都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在武夷山,蓝色天空青旅的主人说到,这里以旅游业为主,为保持美丽的自然环境,政府禁止工业在此落脚。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这里的蓝天白云及清新的空气,也不失为一种更为宝贵的财富。
九曲溪漂流:这条漂流线很长。全程一个多小时。沿途可以近看神秘的悬棺,玉女峰,大王峰。非常轻松适宜。
早上七点多,在竹篙丁丁声中,我乘坐竹筏顺流而下。
说是顺流但并不是那么的顺,九曲之曲不假。这条柔软的水流在山体阻碍下,不能一泻而出,只能以退为进。一遇到坚硬的山体就得转向,如此一转再转,终于在林立的山峰中找到一条曲折的通道来。水势因此而和缓,满载了游客的竹筏经常需要撑篙人助力及转向,出发后不一会儿,他们的衣衫就浸湿了汗水。
水帘洞曾是朱熹讲学之地。山腰上建有小小祠堂,上有瀑布,下有小积水潭。至今仍有朱家子孙前来祭祀。由于正处于枯水期,这个地方看着并不起眼。
想凭吊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顾一下他们的作品了: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建在垂直山崖中间的古崖居,与悬在半空的悬棺如出一辙。居于高处,葬于高处,这一族人是生性如此,还是在躲避什么呢?什么可怕的事物逼迫他们,在几乎垂直的山体上费劲的建造工事?
是残暴的强盗,还是可怕的野兽?
即使不去探讨黄山与武夷山地理学上的巨大区别,仅仅从直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来说,这两者也是截然不同的。黄山给人的感觉是冷峻的,而武夷山却带着一丝神秘的温情。黄山是拔地而起的雄伟,武夷山是水随山转的清幽;黄山有众多文人雅客留下的石刻遗迹,武夷山却有朱熹讲学,及诡秘的古老悬棺,崖居遗构。
相似的地方是:1,它们的门票都很贵。2.景区都很大。就是借助景区内交通,一天内也是不够遍览的。
PS:非要给名山大川排个名次是愚蠢的行为。即使是山川,它们作为不同的独立个体也应该受到尊重。
2.朴素与奇幻并存的土楼
说到福建,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另一个标志性景点,客家土楼。从多年前云水谣的热播,再到爸爸去哪儿,大鱼海棠带来的广告效应,奇特的客家土楼再次被推到了游客出行名单的前列。
土楼群较为著名的是南靖。这些坐落于大山深处的庞大楼群,名气较大的就有田螺沟(四菜一汤),云水谣,塔下村,河坑土楼群,其他分散的小土楼还有更多。
在到达目标景点之前的漫长山路上,你就可以透过车窗欣赏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土楼了。
不管土楼群曾被美国误认为是核武器基地的传说是真是假,它的精细及壮观都是毋庸置疑的。一座大型的客家土楼,只有一个小小的正门,最多却能容纳三百多户人家。一个小村庄,都被装在一座土楼里了。
如武夷山崖居一样,这种聚族而居于深山的意味,似乎也是为了躲避或抵御某些侵害。
当然,现在他们肯定已没有了这种担忧。曾经靠山吃山的客家人,也有了另外的生路。开旅社,饭店,售卖土产。土楼内外俨然已是一个个小集市。只有那一排排晾晒在外的衣物,还在传递着一些朴素的生活气息。
了解他人,其实也是在反省自己。或许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也是不由自主间,就去适应了大的潮流。不仅是时代,地域也同样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在不用时时担忧生命安全的今天,我们在潮流之外也有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