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河小青“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碧泉潭,开展了一场以河长制与防溺水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并对碧泉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提升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为碧泉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宣讲活动:知识普及与安全教育并重
上午,实践团队在碧泉潭附近的社区广场搭建了宣讲台,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聆听。宣讲队员首先详细介绍了河长制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队员们向居民们展示了河长制在湘潭县的实施成效,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一江两水”的治理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在防溺水环节,队员们结合近期的高温天气和暑假期间的实际情况,重点强调了防溺水的重要性。他们通过播放防溺水宣传视频、讲解溺水事故案例,提醒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远离危险水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队员们还向居民们传授了溺水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让居民们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宣讲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向居民们发放了河长制和防溺水宣传资料200余份,进一步巩固了宣讲成果。一位居民表示:“今天的宣讲很实用,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河长制的重要性,还学到了防溺水的知识,以后一定会更加注意安全。”
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碧泉潭生态现状
宣讲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前往碧泉潭进行实地调研。碧泉潭作为湘潭县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和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队员们在潭边取水样,检测水质,发现潭水流量为0.7-0.9立方米/秒,日流量6万吨,水质极为优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队员们还走访了周边的居民,了解他们对碧泉潭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碧泉潭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但仍有部分居民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对此,队员们向居民们宣传了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碧泉潭的生态环境。
总结与展望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当地居民对河长制和防溺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碧泉潭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团队表示,将继续关注碧泉潭的生态环境,为保护这一重要水源地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队也深刻认识到,环保和安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他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宣讲和调研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环保和安全工作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通讯作者:刘旭峰、开宇珊
指导老师: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