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老妈闲聊,说起了张嫂,老妈说前两天张嫂还来大姐的医院看了一回病,身体不好,精神也不佳,暂时不去北京哄孙子了,我听了颇诧异,张嫂不是一贯身体不错嘛,提起宝贝孙子不是一脸喜笑颜开么,这是怎么啦?
故事还要从很早说起。张嫂是我们的老乡,年轻时候老家年馑,糊里糊涂被人贩子卖到了关中道,买她的主顾是一家忠厚人家,男人还是高中毕业的有文化的人,只是个头低矮,身形单薄,张嫂百般反抗,无济于事,过二年先后两个孩子出生,即便如此,性格要强的张嫂还是时时准备伺机逃离。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才真正让她安下心来。
张嫂的男人有个后母,待男人尖酸刻薄,处处刁难挤兑,男人又懦弱,张嫂气不过,免不了要维护自己的男人,为男人出出气,村里的干部也担心这家人日子过不下去,就照顾他男人当了村会计。善良的张嫂出于对男人遭遇的同情和对孩子的无法割舍,这才逐渐安心过日子了。
好在男人虽然形象欠佳,脑子却是极其的灵活,村里的账目一口清,对张嫂也是言听计从,呵护有加,因为工作能力强,后来还转正成为了国家干部,每月领一笔令农村人艳羡的工资。两个孩子也很争气,尤其是大儿子,从小看到妈妈的辛苦,特别懂事,遗传了母亲的勤奋父亲的聪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独自闯荡,在京城拥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娶了一个大学老师,买了300平米的独立别墅,把高考落榜的弟弟带到北京,鼓励弟弟复读考上大学,也在北京找到工作安顿下来。大儿子给张嫂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张嫂和老伴儿住在县城,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安享晚年生活,除了老伴儿年老体弱,身体多病外,张嫂的生活真是一切遂意。
故事如果到了这里,完全是一个苦尽甘来的美好结局,可事实是,辛苦了一辈子的张嫂,肩上的担子又来了。大儿子结婚好几年不要孩子,二儿子三十几岁没成家,每次见张嫂她都要念叨,成了她的心病。前年,大儿子终于生了个大胖小子,二儿子也娶了个能干的妻子,真是好事成双,张嫂高高兴兴地带着老伴儿赴京哄孙子去了。老伴儿心脏不好一年住了三次医院,儿子每天早出晚归上班路上就要花4个小时,儿媳虽然在大学教书,时间宽裕,却只负责读书做学问,家务事十指不沾阳春水,张嫂做什么吃什么,倒也不挑剔,但自己吃的饭碗都不端进厨房,张嫂那天要是不做饭了,就叫外卖。
刚开始,张嫂仗着自己身体还好,能撑得住,老伴儿、孙子、儿媳,300平米的三层楼全都是她一个人打理。后来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加之儿媳又怀了二胎,即将待产,娘家妈年事已高,无法照管,眼看伺候儿媳月子的事又要落到她的身上了。偏偏一向温和的大儿媳也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地一周和她零交流,让张嫂心里百思不得其解。
本来二儿子的丈母娘才刚年过五十,二儿子如果有孩子可以不用她管,可谁能想到,因为儿媳兄弟网上赌博输了二十几万,把母亲气了个脑溢血,半身不遂动不了,反而还需要女儿照顾。
前几天,张嫂从北京回来,说自己实在是身累心累受不了了,身体也出现了诸多不适,毕竟是快六十岁的老人了,在本应该安享晚年生活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却如潮水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嫂说,偌大个北京城,5000块都请不到一个保姆。大儿子电话催她快去,她想问问儿子,媳妇为什么和她不说话了,如果还是什么家务都不做全扔给她的话,她也无能为力了。
是人都会老,张嫂的今天何尝不会是我们的明天呢?谁来让我们的父母能安享一份安宁的晚年生活?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整个社会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