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小县城的夜,好像来的比别的地方更早一些。
今天持续了一天的好天气,让肆虐了几天的寒冷稍稍的缓解,下午时分,暖暖的日光照在身上竟生出微醺的温暖来。
晚上八点多,缓步走进这漆黑的夜,路上大车轰鸣,喧嚣着,奔走着,发泄着夜的疯狂。
小心躲过疾驰的大车,又快步向着体育场走去,真的不喜这震耳的声响。戴上耳机,听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课,略带南方口音敦厚的长者话语,听起来亲切,温暖。今天讲到李白的诗,甚是喜欢,听到热切处,总是大声跟着诵读而出,不晓得是否扰了旁人。
到了体育场,塑胶的跑道在脚下柔软而弹性十足,启动了我的速行模式,爱这快步行走的样子,让我的心空灵,像是脱离了桎梏,轻盈,平静,审慎,能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
不远处的山峦,低矮而浑厚,在漆黑的夜里,安静的像趴在脚下沉睡的黑猫,连绵起伏的山势,像是顺滑的皮毛,好想伸手去轻抚。
漆黑的夜幕并不孤独,漫天的星辰熠熠生辉,给这片黑带来微微的清冷光辉,竟显得一片通明。
未见月亮,是不是趴着黑猫边上睡觉去了,这个偷懒的家伙,不好好尽责,不晓得有没有人能扣他工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耳机里传来余先生诵读的太白诗篇,这是多么孤独的意境啊,也只有诗仙能把孤独写的如此唯美,又不失俏皮。
忽然,一片光芒闪出,那个偷懒的家伙揉着惺忪的睡眼,匆忙爬上了黑猫的背,瞄了一眼,看没人发现他的偷懒,就光明正大的一跃而出。
漆黑的夜幕,一下子有了精神,银辉乍现,一片通明。
我,忽的愣了神,脚下的步子都乱了几分,仰着头,盯着悬在天上银盘似的月。今天是十七,月还是那么的圆,只是左下角凹了一小块,一定是偷懒怕被发现,跳出来的时候磕的吧。哈哈,我就是这么想的。
夜的寒冷渐渐包裹了我,脸上生出麻麻的感觉,耳朵感到冰冰的。脚下不停,眼看着月亮从银白的颜色,慢慢镀了一层金辉,调皮不再,显出高贵清冷。
不知,你跨越时空照在诗仙身上,和他对影成三人的时候,是什么模样,你看他的时候,他在看你,他看你的时候,你看着他的影子,诗仙对你的诉说,你还记得吗?能不能告诉我?
你照在我身上的光,跨过山川河流,越过高山大海,照给了每一个人,能不能捎一段我的思念,顺着你的光,传递给我思念的人,能不能用你的光,把家乡的模样,捎来让我看看。
在异乡,看他乡的月。
他乡的月,照故乡。
照着我,照着她。
月光如霜,清冷孤傲,时间似水,凄美绵长。
李白约了月亮,对影三人成饮。
我再三求了月光,串起他乡和故乡,串起我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