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我住在一个家属院,我称呼她张姐,院子里的老太太都称呼她小张。提起小张大家都竖起大拇指,都夸二洋好福气。
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婆婆带着一家人在外面乘凉,婆婆是个健谈和善的老太太。主动介绍她的儿子媳妇和孙女。起初我大吃一惊,还认为她不过是个三四年级的孩子,身高只有一米四左右,原来已经结婚并且孩子都两个了。我很纳闷她老公长的很斯文的小伙子,怎么找了这么矮的媳妇。
慢慢熟悉了之后才知道她的老公二洋智力低下,在四五岁时发高烧烧成了大脑炎,留了后遗症。
原来张姐才是受委屈的那个。她由于个子矮,父亲早逝,在家受到嫂子的奚落,赌气嫁给千里之外的二洋。
二洋父母都是高级教师,因为耽误了二洋的治疗一直很内疚。他们每每看着二洋的孪生哥哥大洋就更难受,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二洋也该参加工作了。 他们担心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二洋以后的生活没有着落?琢磨来琢磨去,如果能给他娶个正常的媳妇生个孩子问题就解决了。
也许就是缘份两人相隔千里竟然就走到了一起。对于他俩的婚姻开始大家都很不看好。纷纷猜测小张肯定会离开,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小两口一直走到了现在。
婆婆公公和他们住在一起,把小张当亲女儿疼 。在他们婚后第二年添了一个孙女后,老两口对小张更好了。对这个孙女更是视如掌上明珠。
女孩在这么多人的关爱下,从小就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受到老两口倾其所有的栽培,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学以后更是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名。
小张有个如此优秀的女儿很知足了,没想到在女儿四岁时又意外怀孕了,这次生了个儿子。
二老更是欢喜对小张愈发有求必应。
同年大洋也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孩子相差五个月,老太太看着两个孙子别提多高兴,于是只要大洋孩子有的,二洋的孩子一样不缺。
后来大伯嫂子要上班,这两个孩子就由小张和婆婆一手带大。外人看来俨然是双胞胎,天天穿着一样的服装,留着一样的发型,个头一般大。活蹦乱跳的孩子,看着令人羡慕。
随着孩子的增长,婆婆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小张的担子却越来越重。钱自是不必发愁,可是接送孩子就需亲力亲为。女儿上一年级了,她得去接送,还要买菜做饭,看着她带着比自己高很多的女儿真的很替她犯愁,可是她就是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接送孩子。一直坚持了五年,女儿只好自己回家。
因为两个小弟弟又该上学了,由于小学放学的时间太早,接送孩子又成了小张的任务。不同的是这次由一个换成了两个,每天骑着电动车前面一个后面一个,送完孩子,买菜回家,帮婆婆做饭,之后再去接孩子,吃完饭送孩子。就这样周而复始天天忙得团团转。
后来女儿上高中,晚自习结束她还要去接女儿。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女儿去年高考,考了浙大。
儿子也和姐姐一样每次年级前几名。并且两个孩子都活泼开郎,很有礼貌。我想她们两个应该是不缺少爱的吧。
一次我同张姐聊天,我问她有没有觉得委屈。她说没有,自己现在很知足,毕竟自己条件在那里摆着,想找个条件好的不可能。虽然二洋反应慢,但是做一些家务还是可以的,并且对她很好,更不用担心他出去惹事,比那些出去偷吃的男人好多了。婆婆公公对她像亲女儿,大伯哥对她们也很照顾。她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孩子和二洋的生活。现在女儿又上大学了,儿子也不用操心。婆婆为他们想得很周到,现在住的房子也是婆婆另给买的。她还有什么好委屈的。
看着她穿着得体,还画着淡妆,我想她应该是嫁给了亲情吧。与张姐相比好多人有好的容貌,好的家庭,好的工作却活得一地鸡毛。也许差别就在于心态不同吧。
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过,与其皱眉头,不如偷着乐。冬天别嫌冷,夏天别嫌热,有钱别装穷,没钱别摆阔,闲暇养养身,每日找找乐,苦辣酸甜都尝过,才算没白活。
以前虽然同情智力有缺陷的人,但是一直不太看好这样的婚姻。可是看着张姐又似乎是幸福的。简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