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避险-投资的基本原则

你想拥有很多钱吗?那你就要冒险。这句话,可能大部分人都听过。

关于冒险这个概念,观察者和行动者的理解可能非常不同。

这个有点像什么呢?驾驶帆船横跨太平洋,这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在观察者看来,因为他没有切身去体会驾驶帆船去跨越太平洋的过程,只能从画面和新闻中看到,他们看待冒险,会去评价说,这个人真勇敢,竟然去做这样的事情,我很佩服,或者其他。但有一点是观察者很难想到的,就是如何避免驾驶帆船中的风险。而这点便是行动者的对冒险的理解。

行动者往往更关注避险,我们在投资这件事情上,都是拿着真金白银的行动者,因此我会给大家一个投资依据,而且还会反复强调:你的的投资依据必须靠且仅靠你自己的深入思考。

所以,这和很多人想的完全不同。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而不适合所谓“冒险”成功的人的行动。

哥伦布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冒险家,是因为只有他真的坚信地球确实是圆的,但当时真正能理解这件事儿的人还不多,而且只有他坚信到愿意用行动去证明,用商业去收获的地步。看的人,觉得那是冒险,做的人是因为深入思考之后不得不做一一因为思考越深入的人,越倾向于坚定地遵循思考结果。

现在大家熟悉的概念“风险投资机构”(VC),就是一个普遍被民众误解的概念。连很多一线创业者最初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曲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和个人。他们最常说的话可能是这样的:你不是风险投资么,没风险干嘛让你投资啊!这是最典型的“望文生义”。

VC其实是最懂的如何“不冒险”的。目标有两个:

1、尽可能获得最大化收益;

2、尽可能降低系统化风险。

关于这两个目标,其实适用于所有的做投资的,大到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小到个人的投资。能成功做投资的,看似是冒险者,但实际上,他们都是“避险”高手,而不是“冒险”高手--他们也不屑于做“勇敢者”。对于他们,越低风险地获得越大的收益,才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资本”骨子里的价值观。

可是大家为什么普遍倾向于在资本上无视风险的存在呢?总体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普遍没有资产管理的经验,关于资本风险的恐惧,还未形成一种下意识行为。但是我们对于其他的恐惧,比如生大病做手术的恐惧,没有工作的恐惧等等,早已植入基因,无需讲解,无需教授,自然就懂,自然就能感受到。

那我们在来看看,大家对财富、资本的认识,实在是不多、不久、不够,实在是太少、太短、太不够!我来给大家看一些毫无疑问的事实:

1.人类对财富的认知其实没多久。你看,人类开始使用货币至今不过几千年而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相当短的一段时间;

2.长期以来,人类之中拥有足够财富的人群比例一直是非常非常低的,那比例其实低到基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3.整个人类,除了一个民族(犹太人)之外,迄今为止都会多多少少妖魔化“复利”这个概念——这可是财富领域里最重要的概念;

4.人类社会从未停止过动荡,古今中外都一样,每一次大的动荡本质上都是对财富拥有者的杀戮,于是,关于财富的基因事实上很难持续传承;

5.人类真正认识到市场的好处,不过两二百年而已(中国更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开启这方面的认知);

6.人类真正研究经济的运作规律,从亚当·斯密开始计算,迄今也300年不到;

7.人类对投资市场的探索,只不过是200多年前才开始的(美国的股票市场是从1792年华尔街边的一棵西印度常绿树下的露天交易开始的);

8.人类对概率的真正认知,从十六、七世纪开始,对概率的研究脱离赌博,应用到资本上、应用到风险评估上,这进程一直要到上个世纪初才算起步,迄今100年不到。

也就是说,在财富与资本领域,对于风险的认识,甚少。

有三条不变的“避险”法则给大家,

1、安全第一;

2、成为专家;

专家轻易不冒险,你也要学习,让自己成为投资领域的专家,不去做一个匹夫勇者。

3、看别人冒险;

看多了,你的避险经验就丰富了。

风险教育应该是理财教育,甚至应该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仅靠别人教永远不够,要靠自己学才行,至于“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一,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

风险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会因为你怕或者不怕它就有所变动。甚至,从广义上来看,即便你什么都不做,还是时时刻刻有风险的陪伴。

第二,一旦有未知存在,就有风险存在。

为了了解风险,研究风险,回避风险,甚至控制风险,人们鼓捣出一个数学分支——概率统计。在学过一点概率的人中,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认为“风险的概率决定风险的大小”。可实际上,衡量风险的首要因素不是风险的概率。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第三个事实。

第三:衡量风险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赌注的大小。

如果你参与这个游戏,一上来发现那个“恒定大小的赌注”比你的总赌本还多,那你就不应该参与。如果你的赌本只够下1注,虽然赢的概率依然是1/2,但从长期来看,你没有任何胜算。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全部赌进去。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赌注太大,意味着结果无法承受。

第四:抗风险能力的高低本质上就是总赌本的大小,尤其是在面临同样概率的风险的时候。

赌注相对大的时候,智力会急剧下降。因为赌注太大,以致压力太大,进而无法正常发挥。(成功的庞氏骗局都有一个普遍的重要特征,那就是加入费用惊人地高,因为只有这样,进来的人才能普遍不冷静。

所以,人真的不能穷,不能没有积蓄,否则真的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傻。另外,永远不要“all in”,这在很多时候不是空话,真的需要放在心上。

最后的结论是:

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不是做到了“避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