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用来娱乐的,都可以用来教化;凡是可以用来教化的,都可以用来统治;凡是用来统治的,都可以用来革命。
By:红茶屋的掌柜的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作品之一,这首曲子还要一个最熟悉的名字《命运交响曲》。这首作品的一开始当前四个调响起,就给人一种昂扬、向上、激烈、雄壮,从里面听到的是一位英雄在与束缚自己的东西激烈的斗争。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部作品是贝多芬自己作为英雄向着束缚自己的命运做斗争。但真的是这样吗?BBC纪录片《揭秘第五交响曲》,解析《命运交响曲》背后的故事。
思想与音乐
贝多芬的命运悲苦,他不像莫扎特一样很小就显露出来音乐天赋。
而是在父亲用当时最为普遍的教育方式——打骂教育之下,学习音乐,所以贝多芬与父亲的关系并不好。
贝多芬的生活并不富裕,因为自11岁后他从未受雇于宫廷,他一直是一位自由作曲家。
贝多芬的恋爱也一直不成功,一直在恋爱与失恋,《月光曲》就是贝多芬在一次失恋后的作品。
26岁作为体力与精神力都非常旺盛的时候,耳朵又聋了。
《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写于贝多芬耳聋之后,命运多舛的贝多芬写下这首曲子,是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但《命运交响曲》真的就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吗?虽然是一首交响乐,没有歌词,这种激昂的曲调,描绘出的激烈斗争的场景,结合当时的历史,不免让人想起一个词语——革命。
贝多芬十岁时被父亲勒令辍学专攻音乐,父亲为贝多芬请来的教师,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尼弗。
就是在这个时期启蒙运动席卷欧洲,音乐文学各个领域都被启蒙思想影响,尼弗也不例外。
尼弗不仅仅教授贝多芬音乐,还在思想上影响了贝多芬,正是尼弗向贝多芬介绍了巴赫的作品,那时巴赫还籍籍无名。
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时候,贝多芬19岁,当时正在上大学,贝多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酒馆中,同同学们辩论文学与哲学。
当时受启蒙思想影响在德国的文学和音乐领域掀起了一场狂飙运动。狂飙运动是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期,其中的代表是席勒的戏剧《强盗》
这出戏剧描写的是一个学生,一个革命者,反抗他所目睹的社会的不公正,阶级与宗教的伪善,巨大的贫富差距。
这部戏剧在演出的时候,引发了非常剧烈的反响,亲历者描述:
有意思的是当歌德听完了《命运交响曲》之后评价到:“作品不错,但是让人受不了,就像是房子塌了一样。”
席勒的戏剧《强盗》与《命运交响曲》之间的感受看起来好像有某种共通性。
更重要的是可以确定贝多芬去看过这出戏剧。
革命与音乐
大革命后贝多芬的曲风开始转变,恋爱不顺的贝多芬将自己的热情,倾注到了音乐上,其中带有明显的政治性的,1792年贝多芬将戈特利布·康拉德·费弗尔诗作《自由人》谱写成曲。
而《自由人》开始的几小节与《命运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头完全一样。
但是有什么证据表明,《命运交响曲》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呢?
在革命期间法国作曲家凯鲁比尼的作品《先贤颂》,这部作品的开头与《命运交响曲》的开头十分相似!
而在《命运交响曲》的最终章,其起源可以查明是《马赛曲》作者鲁日·德·李尔的另一首曲子《狂欢赞歌》。
《先贤颂》在法国是公开出版的作品,而且贝多芬一直与法国的作曲家有着联系。1790年代末贝多芬参加了法国大使的社交聚会,在当时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这场聚会使得贝多芬有机会了解到凯鲁比尼等等革命作曲家的创作。
在贝多芬的草稿里,1802年年末,也就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后的一个月,就已经确定了受凯鲁比尼启发的主题。
这时贝多芬已经来到帝国首都维也纳十年了。
而他极有可能被监视了十年,现在还保留着维也纳警察部门在1815年至1821年对贝多芬的监视文件,而在此之前贝多芬很可能已经被监视了。
贝多芬的无奈
1792年贝多芬来到了维也纳,法国大革命在这时也渐渐显露出了乱象,罗伯斯庇尔将成千上万人送上了断头台,包括路易十六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原本支持革命的席勒等人开始转变立场,英国诗人柯勒律治(代表作《忽必烈汗》),甚至呼吁波旁王朝复辟。
而贝多芬却在欧洲最古老的专制王朝——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念。
贝多芬的无奈在于,他虽然厌恶贵族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情革命,同情平民,但是他的音乐只能为贵族服务。贝多芬必须依靠贵族的资助,他的音乐80%都是为贵族所做的。
而维也纳人也没有奋起扑灭这种不平等,他在维也纳而非巴黎,贝多芬想去巴黎,可他一句法语都不会说。
所以贝多芬只能愤愤地说:
而这份理念在1804年破灭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执政官波拿巴摇身一变,成了帝国皇帝拿破仑。
对贝多芬而言无疑是一种背叛,他非常崇拜作为共和国领袖的波拿巴,并将自己创作的《第三交响曲》以波拿巴命名。
然而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将封皮上的拿破仑的名字用力划掉了,以至于划破了纸。
再一次利赫诺夫斯基亲王(他是贝多芬和莫扎特的赞助人)的晚宴上,亲王宴请了法国人,法国人想请贝多芬为他们弹奏一段,贝多芬说:“我永远不会弹奏给你们这些人听的。”说完冲进了夜色。从此后再也没有与自己赞助人往来。
不过既然理想已经破灭,为什么贝多芬还会创作这首蕴含着革命理想的作品呢?
《周礼》中说:“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音乐是用作可以教育的。贝多芬的偶像席勒也是如此认为的,席勒认为艺术和音乐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品格。
正是这个观点,促使贝多芬在理想破灭后继续创作。
1808年的12月22日《命运交响曲》进行了首演,当时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评价,几年后才逐渐被接受,被视为个人浪漫主义的典范,尤其是创作者贝多芬一生的坎坷经历,更为这首乐曲,增色不少。
不过虽然维也纳的首演失败了,但巴黎的首演非常成功,一位拿破仑时代的老兵听完《命运交响曲》之后高呼:“皇帝万岁!”
拿破仑时代,不就是法国向整个欧洲挑战,并将大革命的理念传播于世的时代吗?不正是波拿巴这个暴发户向全欧洲的正统主君们挑战的时代吗?
用《命运交响曲》来为拿破仑时代做注脚是再好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