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早死
在古代,皇帝对为继承人的选择都是非常谨慎的,在古代也流传着一些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比如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等,这些都是经过血的教训得来的。而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然也会考虑自己百年后该把皇位传给谁。
其实朱元璋对继承人的选拔和培养是费了很大功夫的。在皇长子朱标13岁的时候就把他立为太子,精心培养了25年之久。到朱标38岁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独立承担皇帝的各项工作了,说的不好听就是只要朱元璋一驾崩,朱标也是完全有能力可以担当皇帝的重任的。
但是朱标估计没有当皇帝的命,在1392年从陕西视察回来后就长了个肉瘤,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应该属于不治之症,所以朱标在苦苦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就先于朱元璋撒手西去。
朱元璋继承人的选择
朱标死后,其实朱元璋还是有很多儿子的,周王、燕王、晋王等都虎视眈眈,尤其是燕王朱棣表现得更加突出。那么朱元璋为何要舍弃几个儿子,而偏偏选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来继位?难道他不怕孙子镇不住自己几个叔叔吗?
其实选择皇长孙继位也是无奈的选择,只能说朱元璋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在当时情况下比较优选的选项罢了。来看看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们都是什么德性,大概就能理解老朱选择孙子即位的苦衷了。首先秦王荒唐成性,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而晋王则是一个残暴嗜杀的主,经常干违法乱纪的事,这样的人当皇帝是百姓的灾难。鲁王就不用说了,智商欠费,乱吃丹药把眼睛给吃瞎了。稍微入朱元璋法眼的朱棣却因为性格多疑嗜杀,而让老朱犯嘀咕,但是最让朱元璋受不了的是朱棣重用宦官,和自己不是一路货色。
反观皇孙朱允炆,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性格仁爱懦弱,深受文官们的喜爱。所以在朱元璋问刘三吴能不能立朱棣为太子的时候,老刘把头摇的像拨浪鼓,说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就安心把位子传给他吧!可见朱允炆在文官中还是比较受拥戴的。
朱允炆得皇位的必然
其实比起战功等,朱允炆确实不是朱棣的对手,朱允炆说白了不过是文弱书生,而朱棣是马背上打天下的,颇有乃父朱元璋的风范。但是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所以朱元璋还是倾向选择一个文一点的来治理国家。
其次在朱元璋的高压统治下,当时的明朝官员日子并不好过,他们渴望朱允炆这样的孝子书生来治理国家,这样就可以推行仁治,如果让朱棣继位,那估计又要在水深火热里煎熬了,所以朱允炆能够获得当时掌权大臣的拥护是其能够继承皇位的政治基础。
不知道大家对朱元璋传位给孙子而没有传给儿子持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如果你也喜欢历史,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