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许文涛那天晚上给我打了个电话,也许我还沉浸在书里。忽略着已经过去了的九个春夏秋冬,九个年年岁岁。大二之前的九年,我一直都过着简单枯燥的学校生活。记事最清晰的九年里,我的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和开始的两年大学。小学的记忆虽不是一片模糊但是有很多不愿提起的笑声和泪水,纵然我已经将它封锁在心里最底层的不想提及和不可触碰。所以就一笔带过了。
这九年,有太多改变我认知观价值观的事和人。趁记忆还在,是该好好梳理一下了。
认识许文涛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对南京的憧憬胜过于大学,胜过高考。掺杂着生活里的很多不快,很多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沉重的包袱,让我有了后来逃离的冲动和行动。
刚上初中那会我不过十三四岁,对新的学校陌生又恐惧,减掉了一直留着的小马尾,梳着齐耳层次的学生头。然后和很多小同学一样参加人生里第一次军训,咬着牙过完了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八月。至今我还记得妈妈送我去学校后要走的那个下午,我送她到学校门口,眼里的目光随着她的身影移动直至消失。依依不舍的送走她以后,我紧紧拽着她给我的一百块钱,转过身抬起头懵懂的看着太阳,心里有种隐隐若若的不安。没有安全感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体验,阳光洒下来刺痛眼睛不想睁开。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老师,曾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的一个男英语老师。我想我后来的英语这么好都应该归功于他。他认识我爸所以对我很照顾,好几次在办公室叫我谈话疏导我的情绪,好像每次都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呵呵。他对每个同学特别严厉,奖罚分明,从one two three four 到 十六种时态,从浊辅音音标到听力连读,把我们的英语从abc逼到veryGOOG。可是我那时候多不想上英语课啊,我记得我还偷偷在本子上算过一个学期要上多少节英语课;单词没背会还被在手心里敲了两尺子,肿的跟个猪蹄似得;没跑早操被罚站了一上午;但是打扫宿舍擦玻璃没擦干净的时候他也帮忙;过新年的时候陪着全班同学一起通宵负责安全;有次我去交作业的时候看见老师累的趴在桌子上睡着;带着我们鼓励我们跑越野赛;......看着我们班的成绩一直高居榜首的时候他也是开心自豪的吧。他用他严厉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所以日后的我渐渐明白严谨的态度和真诚是一种多么可贵又重要的品质。到现在我仍很感激他为人师表的典范给了我认知域里最初的温暖和深刻。
后来顺利的上了高中,高中生活比想象中的精彩很多。首先是认识了很多朋友,尤其是我现在的死党熊媛媛和王鑫温亚娇,还有齐娜李婷邬新宇。其次是更多的人文地理知识面的拓宽,比起初中更全面,而且也不像以前死学,而更是一种理解和深入,文史哲更是延生到了大学。
再后来就是文理分科了,我们都被随机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不再一起了,还是隔三差五的一起去吃饭。时间推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前走。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我最崇拜的两个老师,他们特别优秀。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既是985,又是211。而他们都是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到我们学校来支教。完成一年支教后继续读研究生学习,他们也都是学校经过很多次的选拔后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人。她叫吴婵,我们私下里都叫她叫姐,她刚来听不懂我们说话,她讲课我们也不听,有一次因为没人听她讲课她竟然在桌子底下哭,呵呵,多可爱的老师呀。其实她讲课很好的。她主修英语专业,还曾经代表学校参加过去新加坡的演讲比赛,去澳门学习,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特别喜欢她。后来给了我很多的动力。我高三的时候就是是奔着像她学习的劲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
另一个也是支教老师。他讲英语是我们全校所有英语老师里最好的。平时穿着一身运动装,脸上一副认真严谨的态度。最有意思的是他监考的时候,一边转悠一边用眼神扫描,那个表情真的好逗呀,嘿嘿。后来他出国去瑞士了,走的时候给他凡是他教过的学生留了卡片写了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几乎所有同学都给他很高的评价,在他们的笑声里,我由衷的佩服。
所以后来去了青岛上了大学我还是心心念念记挂他们,经常看他们的空间微信微博博客。终于后来我也去到南京,走进东大。我还记得学校门口牌匾上的“东南大学”四个字在阳光下透着一种庄重和威严,我抬起头看了好久好久,久到心里的情绪由巨浪翻腾平复为湖水微澜。为这所百年学府在时间的沉淀下的人文素养的敬意,也为自己曾经的追逐和勇敢而感叹。
走进校门口看到两排高耸的梧桐树和古老建筑的大礼堂,栅栏上“1902 东南大学”仿佛昭示着从1902年建校到现在的沧桑和宏伟。“止于至善”的校训也成为我最神圣的信仰一辈子刻进灵魂里。
而这么博学慎思的环境里是该有很多出类拔萃的精英学子。
他们的青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一直努力的追寻梦想,用热忱和执着的汗水浇灌目标,最终证明自己,优秀如他们。很庆幸能在不同的轨迹里遇到他们,给我的世界里筑起一道闪亮的光环,成为苍凉的青春里最刺眼的闪耀。
大学。
随着魔鬼的高考结束,大学的帷幕也随之拉开。来到青岛也是意料中的。因为很早之前就蓄谋了一场和自己的私奔。不管是南京还是西安,还是最后的青岛。
那时候向往远方却在送别的眼泪中心软的都是难过,看着我妈送我来了青岛以后担心不舍的哭到哽咽,那画面在我心里凝结成了一片淡淡的霜,成为了记忆里永远不会融化的美。
第一次走进大学的图书馆,安静的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望着一层楼一层楼的书房;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一本又一本的书;些许的失神过后,自由的不知所措。有一种怅然若失,也有一种幡然醒悟。高中七年,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地理板块运动;冷暖峰交替形成降雨;厄尔尼诺现象;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格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古代封建帝制,近代抗日战争和国内矛盾;古罗马法和君主立宪制;。。。政治格局国际形势,计划和市场体制,哲学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曾经排斥的现在又具体的在脑海里闪现,在这一瞬间彻彻底底的让我明白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在渐渐适应的生活中,潜意识的选择与过去隔离。那些过去的小失望,曾让我变得有点懦弱,而那些懦弱,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另一种偏执。我知道生活总要经历点什么才会成长,但过去的事就像落下的叶子,不关树的事了。
这两年的时间像呼啸而过似得没有太多想要留念,看了很多书很多电影很多人。总是在不想甘于平淡却又渴望平淡的矛盾中徘徊。
所以越长越大中,是时候让这个背对世界的自己缓缓停下,回头转身了。
今天,任凭这九年里零零碎碎的模糊往事带着新鲜的潮湿卷土而来,即使非常的突兀。
以后的以后,是不是应该在千帆望尽后选择自己应该驻足的站点?是不是应该在人海茫茫中走过后才后知后觉的怦然心动?是不是应该就算经历再多的苦难后依然选择不屈从俗世。
然而不管怎样,面对未来还是要有一脸的灿烂阳光,这样,即便你是不会发光的月亮,也会在阳光的映衬下,发出柔和的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