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随写3

2023年回来后,我就和儿子住进了新房,当然老公还是在我们工作的城市继续上班,公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小居室,就此分开了。

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我就一边照顾起儿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教育,一边报名学驾照。先说学驾照吧,我觉得每个学驾照的人都能把这个心路历程拿出来说半天,我也不例外,因为上班的缘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所以就搁置了很多年,以至于周边同龄人都有十几年的驾龄,而我才开始学,当然我老公,毕竟男人嘛比起女人学的早学的快,他在毕业时就学了,他建议我学自动挡,怕我手动过不了。我报名的时候也犹豫了一阵子,发现好多人都学手动挡,因为手动挡学费不仅比自动挡便宜而且还能驾驶自动挡,别人能学,我想我也可以,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就报了手动挡。驾校就组织拉着我们去体检等一系列检查,在这期间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科目一考完了。

来到科目二,见到了教练,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士,黑黑的,瘦瘦的,很精神,说起话来也铿锵有力,大概是他以前当过兵的原因吧。接触下来,给我们的印象很好,脾气也好,很和蔼,对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从未向我们暗示所谓“要好处”的迹象。为此,报名找他的人很多,他带的一组人最多,我们这一组分到了八个女生,都是住在附近的宝妈,他们年龄和我都差不多,30多岁,有的全职看孩子,有的家里做生意的,有的包地种的,有理发的,有摆小摊的,各行各业,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她们除了我以外,家里都至少有两个孩子,一致原因是放开二胎了,给孩子要个伴。都说二胎想要个闺女,谁知道几乎二胎都是儿子,照她们说的,想要啥就不来啥,一个二胎是双胞胎儿子的妈妈说:“一胎是儿子,要知道二胎是双胞胎儿子,说啥也不要,这可倒好,撅着腚干吧。”另一个二胎也是儿子的宝妈说“什么也别想了,闭着眼过吧”听了她们的话我不知道怎么说好了,我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很清楚有些事情的无奈,无奈的不止是要孩子这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孩子简单,可难得是教育抚养啊!说到这里我再插一个话题,因为我生活的是一个小镇,虽是小镇,也是全国百强小镇,生活各个方面都很便利,你看,学车都能家门口学,而不要跑到几十里远的县城去学,这里就是一个小型的县城,虽然各方面都不错,可就业这一面太难了,福利待遇特别的低,所以上面我才说,我们几个学车的,没有几个有所谓的正式的工作,这里不是工厂就是超市,要不就是自己做个小买卖,那这个小镇怎么发展起来的?因为我们这里是煤矿区,所以工人多,煤矿收入占我们整个小镇GDP百分之90多,周边的年龄大的像我婆婆60多的,或者50多的妇女大多以卖菜为生,所以,可供工作的相对好的单位公司很少很少,个别好一点的私企,办公室人员一般都是沾亲带故,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县城婆罗门”,在这里,我劝告那些想回家工作的人,特别是这种小地方,如果你真心想回来,一定得慎重,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千万不要回来,为什么?后期我会就小地方工作的事情好好写一篇文章。

好,我们回来继续学车,教练教的很认真,我认真学习,每天按时去练习,因为我是全职学车,不像其他人还得照顾自家孩子,照顾买卖生意,不如我学的时间多,自然我学得快一点,平时不会的我们都互相探讨,什么S弯,什么坡道起步,侧方位停车,直角转弯,我们都互相看着点,谁压线了,谁熄火了,不知不觉过了20天了,教练说可以约了,于是就拉着我们去县里看考场,考试。我并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紧张,反而很放松,轮到我的时候我就慢慢的按照教练的要求,一把都过了,我们八个只有一个没通过。后来听说她因为没通过哭了。

紧接着是科目三,没想到科目三竟是我噩梦的开始……,由于今天时间有限,出去办事,科三咱们明天接着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