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个女儿叫孔娆,据说是个蕙质兰心、聪明漂亮的女子。加上有个远近闻名、博学多才的父亲。拥有这么优越的条件,想必找个门当户对、懂德讲礼、家境殷实的如意郎君不算什么难事。可孔子偏偏选了一个曾经蹲过大牢、三十岁未曾婚娶的“剩男”做女婿,(子曰:“(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这让很多人不理解。据说公冶长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精通“鸟语”,由此可见孔子不同寻常的择人标准。
首先,孔子具有超人的慧眼。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健康、幸福。孔子也一样,只是他超脱世俗,更加注重的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公冶长之所以能入孔子的法眼想必一定是个贤德之人。孔子作为公冶长的老师,不仅相信他,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他,这是对他最大的的信任和支持。所以才有了后来公冶长终生学而不仕,继承孔子的遗志,潜心教书育人,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士。
其次,孔子具有超人的宽容之心。孔子不仅能容人之过,而且还善人善举。在别人落难时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拉人一把。这和他主张是一致的,说明孔子是个知行合一的人。试想公冶长一个坐过牢,放在过去就是一个有污点的人,却受到恩师的宽容,并得到器重,还将爱女嫁给他,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肯定和褒奖,绝非一般人能做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公冶长受到好此厚恩,又怎能不竭尽全力,涌泉相报呢?
对比现代很多人的择婿标准“高、富、帅”,有车有房还要有存款,公冶长一样也不具备,可独具慧眼的孔子偏偏选择他做女婿。公冶长也不负师恩,继承孔子遗志,倾心教育,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士,深受孔子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