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为了和“富”朋友们拉近关系,为了融入“高层朋友圈”,生活拮据的我偷拿爸妈“珍藏”的硬币,买零食宴请朋友们。后来东窗事发,狠狠批评教育是必须的,零花钱也没有了。那些朋友们就再也不找我,想融入的“高层朋友圈”也就屏蔽我了。
高中是在另一个城镇,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室友,每每周末回家都要和我妈诉苦,室友“不友好”,都不主动和我说话,吃饭也不和我一起,等等“恶劣事件”。为了融入她们,早上都是等她们一起去教室,即使自己是讨厌迟到的人,还是和她们一起迟到,一起罚跑操场。还是无法融入她们,觉得和她们格格不入,却没有勇气独自一人。
大学时期,和室友一起逃课,一起游山玩水,一起“灯红酒绿”,自以为和她们相处的很好,以为寻找到了快乐。但毕业时各奔东西,剩下孤单的我,不知所措。我只是想尽一切办法,逃避孤独。
回到老家找了份不咸不淡的工作。为了融入“职场圈”,游走在公司小圈圈,说说谁是谁非,家长里短,等等闲话。日子也这样过去了,感觉还挺安逸的,可是心里总是不安,当一个人回到家时,独处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一天看微信公众号,一遍文章让我醍醐灌顶。让我知道了我心里缺的是什么。文章题目叫《你现在的平庸是你忍受不了孤独造成的》文章中讲的是作者同学,经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图书馆,不是因为此人性格孤僻,她只是不想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她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计划,利用独处的时间提升自己。当别人忙忙碌碌找工作时,他已经是签约作家了。
让我想起一个室友,当我们刷剧时,她在看书;当我们逃课睡懒觉时,她已经结束了晨读,去图书馆;当我们忙着计划周末去哪玩时,她却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复习功课、刷题。在朋友圈时而看到她的动态,学习了什么课程,拿到了什么证书,什么时候升职了。让我羡慕不已,甚至是嫉妒。自己却找些理由搪塞自己,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智商差,不如人家聪明。人家有好爸妈,我没有。人家在大城市有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
因为害怕孤独,不停的寻找朋友,寻找伙伴,寻找可以忘掉孤独的方法,害怕独处,害怕融不进别人的圈子里,不停寻找,不停改变自己,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最终,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六讲》
从此以后我开始试着一个人,工作之余,不再去小帮派和她们闲聊。下班之后不再招朋唤友聚会。周末不再我在被窝里刷剧。我开始读书,早起,跑步,自己做早饭,甚至制定了学习计划。
上班的时候总是带本书,钱可以不带,书一定要带,这是一条给自己定的铁规矩。工作完成后,就看书,其他同事觉得我怪怪的,有的开玩笑的、不开玩笑的跟我说,别作怪了,看什么书啊,我也不理会他们。我想改变,变成更好的自己。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读书。以前看书只看一下书中插画,现在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对文字深深着迷。有时候甚至晚上熬夜看(当然这个不是好习惯),越看越多,越看越广,书的类型从小说涉及到了文学,从文学涉及到了历史,从历史又跨到了科学,从励志发展到心理学,甚至牵涉到理财,书中的故事精彩绝伦,让我反思,让我对生活有了思考。生活不仅仅是活着。
每个工作日都会准时起床,做早饭,开始只是做简单的米粥,之后就换着花样来,前一天晚上会在APP上搜索做什么样的早餐,准备好材料,早上就方便的多,“颜值高”的还会拍照留影。我学会了做蛋糕,饼干,时不时的露一手,分享给同事和朋友,这份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
周末我会背上背包来次“短途旅行”,用手机拍下美丽的天空,美丽的花朵,美丽的人,坐在草坪上“野餐”,晒太阳,青草的味道,会让我回想起童年快了的时光。会像小时候一样捡一片漂亮的树叶,夹在书本里。不在有空虚的感觉,不会无聊至极。
当人不再惧怕直面孤单,而是坦然地安于孤单,那么他也就懂得了尊重孤单,学会了将孤单视为生活之友,而当他在善意地感受孤单的同时,他已经成长为享受孤独的思想者。
-------《好的孤独》
我不再害怕孤独,学着与自己独处,自娱自乐,独处时是自我提升的最好时光,我的生活变得有规律,每天都会制定计划,用不同的方式鼓舞自己完成计划。
以前自卑的我,现在开始变得自信,在领导面前不再唯唯诺诺,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不再想融入别人的朋友圈,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我开始改变,变成不怕孤独的我,变成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