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书家之担当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艺术瑰宝。我们青年书家是书法的未来,承载着继承和发杨中国书法的担当与使命,能否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赓续书法前辈们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因此,我真诚地提五

点意见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是乘势而上。好风凭借力,青年书家们一定要抓住目前最好的创作状态,巩固成绩,扩大“战果”。对自己目前已被认可的技术风格,要大量、大胆地去写,将技法程式、技术动作进一步定型、稳固,再提升,再回炉。只有经过集中时间的大量强化训练,才能快速提升技法的熟练度和精准度。年少成名,意气风发,要保护良好状态,保持坚定信心,开阔视野,多元取法,寻求突破。这个阶段,很可能也是技法层面学习效率最好、创造能力最强的时期,不能松懈,要持续发力,争取更好更大成绩与“战果”。

    二是客观总结。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进行客观总结、辩证分析,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征求并听取师长及身边朋友的意见和建议,既要把已经取得的实际成绩总结出来,也要把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到位,尤其是要以入展作品作为个案研究分析,找准短板,如是技法问题的解决技术,如是思维问题的提高意识,如是文化方面的补习文艺,在艺术创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自己。

    三是理性思考。优秀的艺术工作者都是思想者,青年书家们一定要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一定要培养精准观察世界的思维方法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业余时间多读一些哲学、美学、运动学、几何学等方面书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要清醒客观地看待认识自己,理性地对待取得的成绩,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对学书者而言,认识古人很难,但认识自己更难。年少时往往因缺少自信而低估了自己的潜能,成名后往往因光环的环绕而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平。唯有读书、思考、总结、反思,才不会忘掉初心,迷失人生的方向。

    四是找准定位。青年书家们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一定要总结过去,找准定位,规划未来。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艺术家都须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作为书法家,我觉得也应如此。青年书家们永远要保持一颗文人心,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读书者,一个思想者,然后才是一个笔墨、书写技能的拥有者、创新者。要有诗人般的情怀,你的精神世界才不会荒芜无趣;要有匠人般的精神,你的书法人生才不会枯竭干涸。

    五是志存高远。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80后、90后的年轻书家群体朝气蓬勃,我们具备很多优势,也具有很多优点。我们遇到了学习书法物质条件最好的时代,我们既视野广阔,又刻苦钻研;我们既思维活跃,又谦虚好学;我们既植根传统,又勇于创新。80后、90后的青年书家们:“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回顾过去,我们历经磨砺;立足当前,我们奋发有为;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青年书家,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奋进,锐意进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必将托起中国书法的明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