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里的孩子

92年生于安徽池州市。

地处安徽江西交界处,爸爸是安徽人,妈妈是江西人,我也是“混血”儿。

刚出生爸妈就远离家乡去大城市谋生,爷爷带着我跟哥哥在老家生活,我是山里的孩子。我的家乡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坑洼的山路通往外界,这里消息闭塞,小孩玩闹的方式也与城市里的孩子不一样。每天的乐趣是去河里抓鱼,田里抓青蛙,还有滚铁环。

村子里有三十多户,那会的邻里关系很密切,大家日常的工作是农活,茶余饭后会打打麻将,几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吹吹牛逼打发时间。

爷爷的房子是砖瓦房,经典的徽式建筑,门口还有一摊水泥地,这便是我小时候记忆里存在感最强的地方。在这座房子之前,原地基上有套老房子,在爷爷外出的时候,奶奶大意失火烧了这套老房子。爷爷中年从无到有建了现在的房子。我们兄弟很调皮,在水泥地上打篮球,把墙当做篮板,时间长了墙上的洞越来越多,爷爷见一次骂一次,嗓门很大,整个村都能听见,就此我们成了全村人调侃的对象。

渐渐长大了,为了给哥哥和我更好的教育,爸妈和我们兄弟俩搬出了小山村,迁到了离家半个小时车程的镇子里,不想搬出来的爷爷一人独自留了下来,老人都有很强的归属感,一部分是为了远离喧嚣,更多是舍不得自己的家。村子里的户数逐渐减少,慢慢都迁移了出来。这时小山村的生活宁静了很多,夜晚灯亮的屋舍寥寥无几,独自生活的爷爷缺少家人的陪伴,内心一定是常年孤独。每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山里与爷爷见上一面,平时他都是一个人生活。过节的早上,爷爷会提前烧好饭,在门口的水泥地上等着归来的孩子。我时常在想,现在年轻人离乡背井奔前途已成为常态,导致亲人聚少离多,家庭和前途到底该如何抉择?

在我大一期末考的时候,爷爷走了,这个我不常回来的故乡道路两旁已经是杂草丛生,很多屋舍破败,溪水小池已经干涸,我这才意识到我的根源我的故乡,我已经离开它很久了。

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灯火通明,即便我有了新家,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却异常怀念我的故乡。它是我的成长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