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三力”利剑破解作风“三性”困局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体现出“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自觉,也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各级党委要把握好作风问题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的特征,以政治定力铸就作风建设“淬火工程”,以监督眼力实施作风治理“探照行动”,以震慑魄力发起正风肃纪“雷霆战役”,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长期性破局:以政治定力铸就作风建设“淬火工程”。作风建设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要把作风建设深度融入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全过程。推动“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常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防止“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式的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行为。将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摆在首位,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细化考察流程,综合运用党组评、民主测、自我查、考核问、延伸评五种评价方法,精确掌握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第一手资料,形成“一人一档”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完整记录干部政治表现。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将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到干部考察、考核全过程,对政治上不达标的干部坚决取消推荐考察和晋升资格,扎紧织密严把人选政治关的制度笼子,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过硬、德位相配。

隐蔽性攻坚:以监督眼力实施作风治理“探照行动”。当前,一些作风问题改头换面、花样翻新,有的穿上“隐身衣”、换上“新马甲”、躲入“青纱帐”,必须深挖细查,使其无所遁形,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要构建干部政治表现、履职表现、社会表现贯通了解机制,完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有机融合的知事识人体系,突出考人与考事、定性与定量、一时与一贯相结合,全面掌握干部家庭关系、兴趣爱好、社会活动、公众形象、社会评价等情况,全方位、多维度评价干部。要推动选任监督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展,落实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情况的预警监督,健全涉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舆情的收集、反应、研判、处置机制,深入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网上网下的表现,全面透视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反复性整治:以震慑魄力发起正风肃纪“雷霆战役”。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是必须始终坚守的“铁规矩”“硬杠杠”。松一尺就会退一丈,党员干部若不能把“守规矩”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就可能在“温水煮青蛙”中丧失政治定力。针对作风问题呈现出隐形变异、风腐交织等新特征,必须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增强“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对顶风违纪者露头就打。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将之有机融入日常工作,把好作风发扬在新时代,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以问题为导向,既要破解“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显性问题,更要根治“重显绩轻潜绩”“唯上不唯实”等思想痼疾,推动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转向“聚力实干”,让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成为基层治理的鲜明底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