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42 2016-5-17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
S点评:如果你看我每个题目的点评,我也是采用一种探究的思路,带大家开始写作。你在这个探究中,有什么样的体验。
思路:
今天正好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探究式学习的
但是今天脑子被工作占据了,因为工作中出现了好多问题
那不如就来讨论一下工作上的问题吧!
把探究式学习运用到工作中去
这个题目比较有感触,正好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借这个题目,为自己梳理一下。
问题
我在新公司的岗位是“微信编辑”,做旅游类账号,每天的工作重点是搜集原创的游记,然后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联系客服部搜集商家的活动,然后撰写活动文案;根据时间节点,规划微信内容......
这俩天,上司又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完成其它平台的社交账号注册、研究SEO优化、寻找更多的“增粉丝”方式。
我的第一反应是:啊,这些事情不该我做!我不是负责写微信稿吗?干嘛要做那么多事情啊!再说我也不会做啊……
静下心来想想:
我为什么要运营微信?
当然是要涨粉、扩大推广范围、促进销量啊!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当然是注册更多的平台、优化SEO、寻找更多的“涨粉”方式......
好吧,这些事情不该我做,该谁做呢?
理论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雾满拦江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一种知识叫“惰性知识”,专指那些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
比如,你身边可能有这样一个人:他们好像无所不知——他们知道清朝第一个皇帝的生日,他们知道英国女王喜欢读什么书,他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依赖于哪些方面,他们甚至会预测未来股票涨停的具体时间......
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特别精通的领域。
这就是“惰性知识”:知道很多知识点,却不能说出知识背后的逻辑,也无法把这些知识串起来、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变的牛逼……
探究
雾满拦江在文章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探究。
他说:“从最初的观察开始,分析、预判、行动、矫正、结果——再到最后的结果被你获知,这一切就变得有价值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掌握一个知识,正确的做法,不是上网搜答案、然后背下来;而是要经过“观察、分析、预判、行动、矫正、结果与反馈”7个步骤,形成自己的逻辑,才算真正的学到了“知识”。
试想:一个能说出“英国女王喜欢读什么书”的人更牛逼,还是,一个“知道英国女王为什么喜欢读那些书、这对我有何借鉴意义”的人,更牛逼呢?
前者只是“知道了”知识,后者却是“掌握了”知识。
反思
弄清了什么是“惰性知识”,接下来开始说我自己的问题。
我在以前公司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写微信稿、抄微信稿,思考如何让客户满意。
至于如何涨粉、如何做活动、如何进行SEO优化......那些有专门的同事在处理,不是我的事儿。
所以,“微信运营”在我心目中,逐渐变成了“只是每天苦逼的写稿子”。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我的知识逐渐缩小成一个点——写内容。
似乎只要内容写好了,运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运营的目的、它背后的思维逻辑,我自然无法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
久而久之,我就发现自己的视线越来越窄,目标越来越小,而运营的效果,也越来越差。
是该去探究一下了。
计划
起初我在想:要不要把过去的知识都推翻重来?后来觉得没必要。“如何写好一篇微信”,还是很有用的,只是我不能再局限于“写好微信”,而是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的知识结构,必须比我以前的更大才行。
而具体的行动方式,包括上面提到的:“观察、分析、预判、行动、矫正、结果与反馈”7个步骤。
1.观察:找竞争对手的微信,看他们除了微信之外,还运营了什么?
2.分析:如何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我如何去借鉴?
3.预判:根据学到的东西,为自己的运营列计划。难度比较大,因为我总是容易高估;
4.行动: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所以不能定得过高、从而导致挫败感增加;
5.矫正:试试每天记工作总结(不是交给上司看的那种总结),定期复盘;
6.结果:设定比较长的周期,也许一个月(这是后话);
7.反馈:依照自己的工作总结来看。
差不多就这些。
但愿自己早些适应新公司的工作方式。
宇枫
201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