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闻第四期第二次打卡

新闻标题:#母亲遗憾离世后,她创立特殊的养老公寓:中国首家#

孩子情况:桐桐,8岁

共闻日期2024-7-10

共闻时长:10分钟

对话内容:

桐桐:认知症是什么病啊?

妈妈:非常好的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查一下。百度百科说,这是一种脑部功能退化后的精神疾病。比如空间感变差,视力变差,记忆力变差,逻辑和推理能力变差等。

桐桐:为什么要给教授出小学数学题呀?

妈妈:教授以前是数学教授,数学肯定学得很好或者说他对数学很感兴趣,但得了认知症,逻辑和推理能力都会大受影响,以前对他来讲很容易的数学问题,现在可能不会解了。你觉得教授会感觉怎么样?

桐桐:应该不好受吧,所以他才说是给傻子做的?

妈妈:哇,理解十分到位。养老公寓的工作人员是想找寻一些他过去感兴趣的事让他参与进来,能过得更开心一些,没想到可能触到了他的痛点,他自己还没接受生病前后的这种落差。

桐桐:哦哦哦。

妈妈:这个公寓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桐桐:舒适,安全。

妈妈:嗯嗯,是的。这个阿姨就是因为自己妈妈得了这个病,但当时她并不懂得照顾,后来妈妈去世后她在日本见到了这种专门针对认知症的养老院,于是回国也创办了一家。

桐桐:是不是她妈妈如果得到更好的照料,就能活得更久一些?

妈妈:这个可能性肯定是有的。当我们得到好的照顾,就会心情更舒畅,身体也会更好一些。

桐桐:那住这个公寓贵不贵?

妈妈:哈哈,你觉得呢?

桐桐:我觉得不会便宜吧,毕竟租很大的房子很费钱,还要雇人,还要买家具啊,用品什么的,不过我看里面住了那么多老人,应该也赚了不少钱。

妈妈:哈哈,你思考得很有道理呀,那这位阿姨开这个养老公寓,是为了赚钱吗?

桐桐:不是的,是为了让认知症的老人过得开心一些。但是,也不可能亏钱做吧?不可能只收1元的费用吧?

妈妈:你考虑得很对,很多人创办一个企业或者机构,就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或者解决某些问题,但自己生存下来也非常重要,生存下来才能长久经营下去。如果养老公寓想要长期经营下去,是需要持续不断投入的,当然也应该收取相匹配的费用。比如妈妈得了认知症,你是护工,咱们来角色扮演一下?

桐桐:好呀好呀。

妈妈:如果将来妈妈真的得了认知症,你准备怎么办?

桐桐:可以把你送去这个公寓,也可以我自己照顾。毕竟送去公寓可能要花不少钱,我自己照顾我也搞得定。

妈妈:嗯嗯,妈妈完全相信你,刚才玩游戏时你既有耐心,又包容有爱心,妈妈老年完全无忧了,有你这贴心小棉袄,哈哈!

评论:(妈妈对新闻的评价)

特殊老人群体,更值得以温柔和爱陪伴,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对话复盘:

1、角色扮演是个很好的方式,在游戏中看到了孩子的耐心,温柔,包容,灵动。

2、孩子考虑问题也很多元,妈妈不必强行引导,顺着孩子引发思考和自由表达就好。

以后可拓展的方向:

认知症有没有办法攻克?目前认知症患者的数量占比和一般的治疗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