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缅怀屈原

我住这里几年包子铺没有清水粽子,除了回老家,就没有吃过正宗的湖北老家清水粽子了。而是包肉,包红枣,包鸡蛋黄,无论你包什么馅,只要不是清水粽子我都不会买,哪怕将就尝试吃一口别的馅也不会,看我生性是多少执着与倔强,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执拗。家乡的清水粽子是纯糯米前一晚淘洗过后的米,用粽叶缠绕包裹。

煮熟捞出原汁原味阵阵清香

端午节早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为汉民族四大重要传统节日。各地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赛龙舟、挂艾草。令人骄傲的是,端午这个浸润文化内涵的节日,扬名海外。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现在,越来越多可爱的外国友人,也仿效中国人的习俗,在这个节日热衷于包粽子、赛龙舟。

挪威的小伙交了我们中国朋友,实地照学我们中国文化,各种手艺学得入木三分,比我这个中国人还地道。让我有点不知所云,脸上又辣又喜,辣的是自愧不如,有种打脸感,喜的是我的国很多优秀文化被人认可所知,身感荣幸。我们的端午节文化,也正在通过龙舟和粽子更快更广地走向海外,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输出”。

历经千年之久的端午节,它述说着千年的变化与苍桑。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逝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至今2290年。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现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让我们从头再温习下《离骚》

一,屈原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

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

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在遭受不平际遇时书写下的篇章,诗中愤慨之言,书写尽民生的哀苦、社会的黑暗,而自己空怀抱负,追求理想的路上屡屡受挫。但他却仍然发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呐喊!不后悔,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别人妒我,害我,也不能压垮我!

在他的笔下,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 祸国殃民,谗害贤能, 邪恶误国的罪行。最后他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回望汨罗江畔屈原的魂,能望见这位伟大诗人坚韧的背影,他留下的精神,镌刻在历史的碑铭之上,永世不朽。

读书是为了知事理明荣辱,而后内敛自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在清代李毓秀教育家《弟子规》里,“明是非 懂善恶 知羞耻。”原名《训蒙文》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选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行、处世之道。

伤害孩子,殃及孩子们的,我会忍不住心里骂一千句一万句,骂到你祖坟冒青烟,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看你们这些身居要位的高等学府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做了哪些事?

你挑起了几斤担子?担当哪些责任?

为青少年树了怎样的榜样?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忘记南京大屠杀吗?

创新是涂改历史吗?

创新是文化替换扭曲事实?

创新是碾压百姓买房?

创新是不知死活逼生三胎?

创新是35岁不予录用?

拍着胸脯摸摸良心祖宗用血和泪教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只要在祖国的大地上,饮过一口长江黄河水,吃过一餐袁隆平种下的粮食。前辈,若你都数典忘祖了,请告诉,我们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文化自强是根基、是一种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祝端午安康!

我是明明,请记得,世界和我爱着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