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终于开启了我的线上共读学习,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原本以为很难的事情,在芳姐的帮助下变得那么简单。
从开始说的做整理课程到最后变为断舍离的共读,其实仅仅只是因为我自己想要偷懒。因为在我看来做共读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我只需要绘制我的思维导图,然后就可以了。
没想到这是不可能的,芳姐直接否定了我的导图,并且告诉我要学习软件画思维导图,而且芳姐一直在催促我们赶紧输入第一课做免费试听,但我都各种拖延各种逃避,一直到周末芳姐都还在为我的导图而忧心焦虑,我完全就是创造了她的历史记录。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懒虫,第一次遇到悠斋悠斋的人,第一次帮别人做导图,我真的也是无敌啦。
安装导图软件绝对是我遇到的第二大拦路虎,因为我是一个虽然说听了老师的平台课程,也尝试安装软件,但却依然没有成功,所以安装思维导图软件是一件特别费力特别不喜欢的事情。
还好最后被文乐解救,轻松安装好导图软件。然后开启了我的导图绘制之旅。
我用我自己的认真梳理了课程的导图内容,因为习惯性的就是做一个特别特别细致的导图,但是到芳姐那里的话,她就会帮我做修改。前三章都是芳姐的功劳,当然后面两章也有,芳姐会帮我看文字看构架,然后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帮我做导图设计。没有芳姐,估计我的共读会难产,也不知道何时我才会迈出第一步。
然后有一天她告诉我,她只帮我做三章,余下的我自己做,其实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我不熟悉导图软件,不熟悉我怎样才能把导图画好,让她满意。因为有小伙伴修改了很多次都还在继续修改,所以我的内心也很害怕。还好,没有想象中的差,还是很容易就得到认可啦。
课程准备阶段最大的始料不及是要做思维导图的基础部分分享,对于一个逻辑还很差的我来说,这个无疑是困难的,虽然前后听过两个朋友的线下分享,但是我缺乏了总结反思回顾,所以我依然是懵懂的,也特别不愿意去做,看书速度太慢了,精华整理记忆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最后,虽然第一课出来,但是没有导图内容,没有逻辑完全是一种照本宣科的解读,都还读的很差,也得开创先河了。
但断舍离的书本学习却是进入了另一种状态,虽然慢,而且归纳理解能力弱,但因为我前前后后看了两三遍内容,终于梳理出了我自己觉得还算比较满意的导图内容。
1.0,2.0,3.0的不断升级都是我看几遍书产生的结果,想要偷懒就随便画的行为,完全就不敢了。老实看书准备分享才是王道,还好导图内容还算比较清晰。
讲课,真的是最难以把握的,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录音,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说话会如此困难,一分钟换气,一分钟说话都变得那么那么的困难,开始很佩服那些讲课厉害的人,每天都说那么多的话不累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十多20分钟的课程时间,最后我就花了一两个小时来录,总觉得我看导图输出是有一定问题的。却没有好好改变。也让我想起了最初做课程的内容的时候,我是先写出字稿,然后再去准备课程的内容。而到最后我是先画导图,然后再去想我的课程内容。我不知道孰优孰劣。
或许之所以我录音不通畅,也是和我没有写逐字稿有一定的关系,完全就是看着思维导图,虽然有写写画画一些内容,但是呢,没有做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所以说在很难理解的地方我就出现了直接照本宣科的嫌疑,毫无新意可言。
而之前写逐字稿,准备课程的内容,我又会觉得这个速度是不是太慢了,我这样的话也是毫无逻辑可言的。所以最后还是以我喜欢的方式来开启了共读。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出现,比如误删金句的录音,比如忘记了分支截图的完整性,比如有断句也不改正。就让它这样过去,懒到我这份上,也是可以了。
好不容易押过了六天共读,我觉得身心疲惫,这哪里是一个9块9的课程,完全就是一个九十九的课程嘛。尤其第五天,我到现在都没有去听录音,那完全是整个一昏昏沉沉状态下的分享,不堪回首。
但这次课程却给了我很好的指引:
1、开始了就是完美的,因为我突破了过去的自己,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突破,因为自己的不自信,所以都不敢在朋友圈分享。但我又突破了自己,因为有人喊我做分享我就去了,不过得好好学习吹牛,一张导图分享内容可圈可点,可以半小时,可以一小时,全靠说书人的手艺。
2.掌握了绘制软件版思维导图的技巧,也知道如何让导图看起来美观大方,不过要做出一副美观内容结构都完美的导图还需要好好学习,逻辑的建立还需加强
3语音分享的弊端需要自己好好思考如何解除,在做逐字稿的时候可以考虑研究自己说话的节奏和速度,建立自己一分钟的认知,如此就不会几头不能兼顾,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学习视频录制,也许也还是有坑,但多试几次就会有收获啦。
4.课程参与人员太少,可以想方法加强和学员的链接,日常分享技巧,设置运营方式,让大家找到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5.可以设置押金形式,让学员的付费结果得以被认真对待,如此更能带入自己的实践。
下一步计划:
虽然老师老师给予85分的评价,我不知道总分多少,但换我自己来评,第一课估计0分,后面的课程及格分,算是对我认真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回馈,不然太浪费我几天的时间了。
如果可以,想要再组织一次断舍离共读,利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然后费用提高(押金制,希望每一份付出的钱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打卡形式为小程序和微博,算是提升我们平台的知名度。
准备好整个课程内容的逐字稿,不做随意性太强的事,毕竟我们需要的也是打造自己能力圈
多看整理相关的书籍,化书成课而不仅仅是共读,因为只有当自己形成了体系以后才能更好地给别人做分享,给自己做背书。
最后,再次感谢芳姐的指导,罗老师的点评和辅导,如果没有你们,我的第一次线上共读是能成形的。当然还有平台其他小伙伴,我们一起加油,成为棒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