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听早教专家骆海燕讲课,深受启发。她的课生动而有内容,我一边听一边反省,原来许多时候都是我错了。
没有一个父母不期待自己的孩子,自信,阳光,健康,快乐,善良,聪明,坚强,好学,有礼貌,有魅力,有毅力等等,不一而足。这么多的优秀品质怎么培养出来呢?原生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怎么做?做什么?
要想让孩子在未来具备这些优良品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和教育,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拥有三种能力:一是未来的学习能力,二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获得幸福的能力。天啊!罔说是孩子,难道大人不需要具备这三种能力吗?扪心自问,单单就学习力来说,几人敢自夸:我有!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尚未具备自理能力的80.90后孩子们,尚未自立,就稀里糊涂的上任父母一职了。再不客气一点说我自己吧,当年的妈妈当的就不甚合格,被动地上任奶奶加保姆加监护一职。
唉,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然上天意欲磨炼我的意志心性和筋骨,身兼数职就责无旁贷,自觉自愿地恶补育儿百科知识,偌大年纪混迹于八零九零后妈妈群,我也是拼了。
老师怜我辛苦,不吝赐教,令我收获颇丰,特此记录分享给有需求的朋友们。
我们那个年代常常说,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现在孩子更应该注意是“承受不可承受之轻”,我们总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担心当没有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在他(她)身边的时候,他(她)是否具备了: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
孩子的大脑发育在六岁之前发育90%,100-180亿个脑神经细胞,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2岁以前的表现来自于遗传基因,之后就是原生家庭的第一任老师的教育了。:所谓:“从小看大,三岁知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分别说明了早教的关键时期,付出教育与收获的效果,以及抓住幼儿教育的每一个敏感期和关键节点的重要性。所以,早教真的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们平时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影响孩子性格和能力的形成。比如,平时爱对孩子用命令语言的,发号施令多者,会使孩子产生“情绪对抗”。
要求孩子听话,爱说:怎么这么不听话?再这样不要你了!家长的急躁情绪会使小儿安全感受影响,进而“畏惧权威”。
遇到孩子与小朋友冲突,比如抢玩具,打架,你若简单的说:真笨,你长手干嘛?打他。去抢他的玩具啊等!家长的行为就会使孩子错觉,在冲突中父母不能给予有效帮助指导,产生“联结断裂”
家长最需要与孩子建立的情感是:“共情联结”。“共情联结”说到底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自己当成孩子。比如,孩子舍不得把新玩具给别人玩,别批评他小气,也别命令他必须分享。试想,你刚刚花钱买了一件心爱的衣服,先让朋友穿吗?你特别喜欢吃的点心,让你先送人,你乐意吗?凡事要有同理心,你可以在所有的场合做到举止言谈得体,落落大方吗?与孩子建立“共情联结”后,你会发现孩子没有叛逆期了,孩子喜欢与你沟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吧!
写得这里突然感悟,若是用好“共情联结”,与所有的人都好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