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写作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并非完全需要天赋,也可以后天努力训练,从而提升写作水平。那么,怎样让自己形成“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呢?最近正在读关于写作的书,从中学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带着任务阅读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不妨在阅读之前先给自己制定明确的任务,如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即使只有100字),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可以从这篇文章当中获得一定的写作素材,这样阅读才更具有针对性。

      第二,从音乐中捕捉灵感火花

      许多人都喜欢听歌,但是你想过从歌曲当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吗?当听一首歌时,可以思考歌词中的哪句话很棒,或许会变成一篇文章的标题;可以从评论区中获取灵感,精彩的评论能提高认知水平,成为写作时的有力素材。其实不光是音乐,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灵感源泉,只要善于捕捉。

      第三,培养思考的习惯

      精彩的写作离不开深入的思考。在表达能力没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能精彩的思考,就一定能进行精彩的写作。让自己成为一个每日思考,时刻思考的人,让思考变成像吃饭,喝水,呼吸,睡觉一样的自然。如为什么我们这里的麦子不是秋天熟呢?为什么有的店里有充电宝,有的店里不放呢?为什么有的店生意红火,有的店黯然退场呢?深入的思考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为文章增添一份厚重。     

      第四,建立个人素材库

      所有生活当中观察到的,读书时读到的,经过记录,整理,分类,都会变成写作的素材。当这些零散的素材逐渐形成清晰的脉络时,我们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五,坚持高频写作,保持创作手感

      高频的写,持续的写。即使每天只写十分钟,每次只写一百多字也没有关系,只有高频地写,持续地写才能保持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写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就会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第六,读写结合,实践中收获成长

      每次阅读,必要思考;只要思考,必要写作。这是形成“写作思维”的主要路径。只要我们将写作融入生活中,将点滴积累与持续练习相结合,终有一天会厚积薄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