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成长 孙豪 要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20170415(16/31)
【优秀是一种习惯 /每日三事】
【成就】继续大块阅读《好好学习》,整理“以慢为快”知识点
【幸福】晨起跑步,沐浴六点钟的阳光
【每日反思】自己是真的努力还是享受被别人看起来努力的感觉呢?
【每日感悟】
关键词:习惯性防卫,绿灯思维
什么叫习惯性防卫呢?这个词是我在《好好学习》这本书里拿出来的,你和另外一个人在讨论一个话题,当对方对你的观点提出质疑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立马反驳对方?还是思考一下对方提出的这个观点有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对自己有没有帮助?我们习惯性第一反应是会立马做出反驳,以为对方的观点威胁到了自己,这种情况就叫做习惯性防卫,也就是我们自己会潜意识的第一时间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不管对方的观点是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是不是对讨论的事情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本能的以为对方有威胁到自己的可能,我们定然会对其进行反驳。我自己有没有习惯性防卫呢?当然会有,我想起前段时间和同事一块聊到90后对什么是孝顺进行讨论的时候,我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以后如果有同事进行反驳,甚至她还没有讲完的时候我立马就进行了反驳,指出对方哪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来极力捍卫自己的到立场,我在当时甚至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对方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她说的话到底正确不正确,这些当时自己的大脑完全没有思考,潜意识的就对对方进行反驳了,我这样想起来的时候感觉很多时候自己就是在习惯性防卫。习惯性防卫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自己怕暴露自己的思维缺陷,害怕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不正确观点被别人发现,本能的出于保护的自我机能,但这种保护机能会阻止我们听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不能帮助我们每日精进,不断成长。
那什么是绿灯思维呢?绿灯思维是对于习惯性防卫开讲的,其实,对方提出观点的时候可能并不是针对“我”的,而是针对“我的观点”的,但我们往往会觉得对方反驳“我的观点”的时候就是在反驳“我”的,那绿灯思维就是说,我们要辨别出来对方的观点是针对“我的观点”的,还是“我”的,如果是针对“我的观点”的,那就要先耐心的听对方陈述完观点,看看对方的观点是不是新颖的,是不是有可以采取的地方,这就是绿灯思维。和绿灯思维相对的是典型的红灯思维,如果一个领导者开会的时候听不得半点和自己意见不合的言论,不管对方的观点是不是真正有用的,这就是典型的红灯思维,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作者提出的习惯性防卫和绿灯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都难以发觉到,清楚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等于升级了我们的“软件”一次,让这两个概念和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比如我们可以问,绿灯思维我们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呢?然后打开大脑中的搜索引擎查找可以把绿灯思维用起来的地方,进行多维度的关联,并进行有意识的刻意训练,加强这种概念在我们大脑中的印象,遇到问题打开绿灯思维,聆听真正的成长声音,才有可能成长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小确幸:使用了网友推荐的保护膝盖的方法,跑完步膝盖轻松多了,很棒的体验~
#2017,野蛮的生长#耐心#一切都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