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背的第一首诗是什么?是“锄禾日当午”还是“春眠不觉晓”?无论是什么,当时只是无头无脑地在背,诗句中的感受,我们与诗人的共鸣,往往要在很多年之后才会领悟......
有年春节,我到一位亲戚家去拜年,亲戚的家位于海拔900米的半山腰。我们到达时虽然正值中午,但整个村子仍被雾气环绕,时不时还有雨丝凉到鼻尖。其间,我看见有些草已经发芽,在雾色中时有时无。又见房屋后面的山坡上有一条用长长的石头铺成的小路,小路正延伸到更高的地方去,更高的地方则是更浓重的雾气。见到此情此景,我突然想起平时并不熟悉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前段时间杭城一直多雨。某日,由于在寝室实在坐得闷了,便和室友各持一伞信步雨中。喜欢诗词的室友提议:反正无聊,我们来玩飞花令吧。就以“雨”字为题。
室友先出一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我答: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室友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又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由于我和室友水平有限,一来二去,再想不起其他带雨的诗句。于是我俩就此沉默。沉默了大约5分钟之后,室友大呼:“我想到了,还有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听完,我拍手叫好。但过了一会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等等,这句话里哪有“雨”字?室友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我们在雨中大笑了一场。
上大学之后每次回家,都是又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能看见久违的家人,害怕的是怕家里有什么变化,怕父母又增添了很多白头发。这种心情很奇妙,又不知道该如何说得清楚。直到在某本书上看见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曾经在柯灵先生写的《乡土情结》里读到一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后来,我在《神雕英雄传》中看到这么一个场景:在一个风雪之夜,惜弱听见有人扣响了木门,便起身将门打开。见进来的正是自己的丈夫杨铁心,惜弱便道:铁心,你回来了。此时,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诗,我觉得它的意境原本就是如此。以致于以后我再听到这句诗时,就能想起杨铁心在雪夜回家时的景象。
我喜欢古诗中的那些无奈与悲情。读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时,我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的无奈,不禁连声叹气,但同时又被诗人的才气所折服。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那句“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每当想起这句诗,心中自是无限感伤,不过我又喜欢这种伤感。后来又遇见一句“持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觉得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喜出望外。
但是,柳永的词我最喜欢那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当第一次读到这句词时,它还只是一句词。如今我终于明白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在今后的路上,我会遇到很多美景,但没有你的陪伴,美景再美,终究是少了点意义。此句之中,诗人没有写出无奈这两个字眼,但我明明看见每个字都蕴含着无数个无奈。
我原本不知道真正的寂寞,直到看到那句“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我原本不知道真正的感伤,直到看到那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我原本不知道真正的潇洒,直到看到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学古诗词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依我看,它的意义不在于改善气质,给人一种什么精神力量,或者教一个什么重要的道理。它只是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一点乐趣。
比如,它让我们在看到美景时,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窝草”、“666”“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