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晚归的家人

         

        周维恭,这位周尚和的第三位重孙,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时光倒流至上世纪六十六年,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却也是维恭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重返阔别已久的周家湾,开启了自己生命的新篇章。


一、家族的纽带

      维恭的家世显赫,他的父亲周生福是周家湾中有名的长者。虽然从未有人直接叫过他爷爷的学名,但在周维恭心中,爷爷的形象却是无比崇高的。据母亲口述,他们的家族曾经隶属于周家湾的中院,那是家族荣耀与团结的象征。爷爷那一辈,家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变迁,但始终紧紧相连,共同面对困难,相互扶持。


爷爷的父亲名叫周尚和,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据家族传说,他曾经率领全家人迁居到固原,那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爷爷的帮助下,家庭逐渐站稳了脚跟,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曾爷的故事在家族中流传甚广,成为激励子孙后代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而周维恭的高祖父周成富,则是更为久远的家族祖先。他的名字虽然不如曾爷那样响亮,但在家族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智慧和勤劳为子孙后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在周家的家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不仅仅是家族的座右铭,更是每一个周家子弟的行为准则。爷爷和曾祖父都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家族精神。

        周维恭自幼就深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他也逐渐领悟到了家族精神的真谛。他深知自己作为周尚和的重孙,肩负着传承家族荣耀的重任。因此,他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二、回归之路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周维恭的选择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1966年,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方面,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诱惑;另一方面,他对周家湾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

      经过深思熟虑,周维恭最终决定重返周家湾。他相信,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这里始终是他心灵的港湾,是他力量的源泉。于是,他拿起一根简陋的木棍为伴,也作为挑杆,开始了那段艰难的回归之旅。

      周维恭的回归之路并不平坦。那时候,交通条件十分不便,他只能步行穿越崎岖的山路,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了周家湾。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每当他感到疲惫不堪时,就会把棉衣脱下来,敲在木棍上,然后扛在肩上,有时还拿出家中的老照片看看,那些熟悉的场景和亲人的笑脸总能给他带来无尽的动力。

        当他终于踏入周家湾的大门时,迎接他的是家人热烈的掌声和拥抱。那一刻,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力量。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使命,也为自己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周家湾的这段日子里,周维恭迅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与亲人们团聚一堂,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他向大家讲述了这次归来的目的,族亲们,一致同意他的想。同时,他也虚心向长辈们请教学习家族文化和传统习俗,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家族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周尚和的重孙,周维恭自然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和重托。他深知自己背负着传承家族文化的重任,必须以身作则。因此,在回到周家湾后不久,他便开始着手整修家族的祠堂和祖屋,让这些承载着家族历史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除了物质上的整理之外,周维恭更注重家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在村里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家族活动,如祭祖大典、宗亲联谊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了这个古老家族的独特魅力。

      周维恭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他明白唯有持续努力才能让家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他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推动家族的发展和进步。

      在家族事务的处理上,周维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他尊重每一个家族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家族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主动调解家庭内部矛盾,确保家庭事务的顺利推进。


四、生活的点滴趣事

      周维恭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充满了乐趣和智慧。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乐观开朗,总是以风趣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难题。

      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奶奶因为家里养的鸡丢了而急得团团转。周维恭得知后主动上门帮助寻找,他通过询问邻里并勘查现场痕迹,最终找到了丢失的鸡。当老奶奶看到失而复得的鸡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感谢周维恭的好心帮助。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大家都对周维恭的善良和热心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一次周维恭和村里的几个小伙子一起上山砍柴。由于山路崎岖陡峭他们在返回的路上不小心滑倒了,几个人摔得满身都是泥土和伤痕。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更没有放弃,而是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行。最后他们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下,成功回到了家。这次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友情的可贵,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友谊和亲情。

      周维恭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他经常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和手工制作(三角车),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培养出了许多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唱歌、跳舞等。这些爱好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还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五、教育子女的典范


作为一位父亲和家族长辈,周维恭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育理念上,周维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去发展。因此,他在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时总是耐心倾听、耐心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训斥和责备。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周维恭总是鼓励他们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去挑战自我。他经常带孩子们去田野、去山间、去沟畔等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还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他经常通过讲述家族故事、历史事件等方式来传承家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他还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艰辛和温暖。


六、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


周维恭不仅在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色在社会上也拥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力。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有一次村里发生了洪灾。许多村民的庄稼都被冲毁了,生活陷入了困境。周维恭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送往受灾群众手中。他还亲自参与了救援行动,帮助受灾群众解决温饱、恢复生产。他的善举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除了参与救灾活动之外,他还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经常向村民们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大家共同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在他的努力下,村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空气清新。


七、传承家族文化的精神领袖


在周家湾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周维恭不仅是家族的一员,更是家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他深知家族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为了更好地传承家族文化,他不惜重金保护文物。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大家一起重修了本方的文物建筑,为弘扬本方习俗,为后人研究本方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方文化,周维恭还积极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家族文化活动。他和其他会长邀请了道教专家来村里举办灯会,向村民普及其文化。筹办了家族联谊会和祭祀仪式,让村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们对本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文化的行列中来。

      周维恭还特别强调本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他时常鼓励村民要牢记本方的宗旨和教诲,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勤奋向上。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让家族精神在周家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八、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随着岁月的流逝,周维恭逐渐步入了晚年。此时的他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忙碌,而是选择了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每天清晨,周维恭都会早早起床,来到自家的庭院里悠闲地晒太阳、品茗读书。他喜欢坐在院子里,静静地聆听鸟儿的歌唱和微风的呢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恩赐。这份宁静让他感到无比安心和舒适。

      午后时分,周维恭会带着孙子孙女们一起玩耍、散步,传授给他们家族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家族,感受到家族的温暖和力量。

      晚上,周维恭会与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琐事,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体会。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关爱。

      在晚年生活中,周维恭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子孙后代健康成长、事业有成。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总之,周维恭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奉献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家族责任与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物身上的伟大光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