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着有意思教练的高琳老师读经典书籍——《第五项修炼》。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大部头,自打买了后就在书柜里蒙尘已久。这次终于借着共修营重见天日。
与其是这是一本讲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书籍,倒不如说是一本个人成长的书籍。作者将这个成长的过程称为“心灵的转变”。最核心的是修炼系统思考。本书的题目“第五项修炼”指的就是“系统思考”。同时,系统思考还需要开发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修炼,才能发挥出潜力。
第三章到第七章讲的是“系统思考”。第三章最经典的部分是啤酒游戏的实验。故事有3个角色: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商。每个人的意图都好的不能再好了:都想服务好自己的顾客,都希望产品能在系统中平稳流通,也都想避免问题的出现。每个角色都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合理的猜测,也都据此做出了决定。这些决定不但有着良好的动机,而且符合逻辑,但是危机还是发生了——开始出现无法满足的需求,系统在运作过程中积累起大量订单,存货卖光,延迟交货的现象越来也严重。接着,啤酒大量到货,订单突然减少,出现大量积压,最终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危机。其实呢,在经历了一次性增长之后,消费者的需求在接下来的游戏环节根本没有变过!啤酒游戏给我们三个启示:结构影响行为、人类系统的机构很微妙、解决问题的关键杠杆作用往往来自新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心智模式)。借用沃特。凯利的名句,那就是:我们已经遇见了敌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思考的11个法则。法则1: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法则2:你越使劲儿推,系统的反弹力越大;法则3:情况变糟之前会先变好;法则4:选择容易的办法往往会无功而返;法则5:疗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法则6:快就是慢;法则7:因和果在时空中并不紧密相连;法则8:微小的变革可能产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杠杆通常最不易被发现;法则9: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法则10:把大象切成两半得不到两头小象;法则11:不去责怪。
根据高琳老师的讲解,系统思考的敌人有3个:第一个敌人就是你到底有多大的心,你的心决定了你到底把你的系统想得有多大,也就决定了你有多少的动力去探索这个系统的规则,怎么在这个系统里游刃有余。当你的心没有那么大的时候,你就只关注活好了就行,势必看到的系统就很小。我们应该把心放得大一点,脚下走出去得要小一点。
系统思考的第二个敌人就是懒。懒的时候你势必就会找一些创可贴式的解决方案。“屁股决定脑袋”这个现象在企业里非常典型。但其实仔细想一想,“屁股决定脑袋”就是因为大家不想要扭头,就想要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沟通,势必就造成大家彼此谁也说过谁,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其实,但凡能够脑袋动一动,换位思考一下,大家也都就从困局中出来了。
第三,系统思考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每一人都有的ego——我就是对的,你们都是错的。就是黄晓明的那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是最最深层的原因阻碍了我们的系统思考。因为你一旦认识到你自己是所处一个系统的时候,你立刻就会意识到你是如此的渺小,你个人的力量在这个系统里是非常小的,这其实是一种脆弱的感觉。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不想要面对自己这种脆弱的感觉,我就想要觉得——你就是要听我的,我说了算,我才是这个系统,我就是这个系统。但其实我们只不过是这个大系统中非常非常渺小的一个。这是整个系统思维里最深刻的一个障碍——我们能不能放下自己。因为如果不放下自己的话,你看不到这个系统,你的眼里面就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