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流域书法艺术漫谈》
作者:莫小华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植根于土壤空间,或者说土壤空间蕴育了书法创作灵感,邕江象派的诞生其意境也就是突现了邕江流域书法艺术创作的土壤空间,过去老一辈书法家在邕创作了许多宝贵的书法精品,诸如陈政的魏体千字文,草字先生钟锦荣的草书,杨宇云的隶书,饮誉邕城,增添了书法收藏者的兴趣,对于民间来说:“书法艺术本身不局限于创作水平,而局限于本土人文环境,所谓地灵人杰,也就是这个道理,借喻孟母三迁的故事进一步反证了环境给予书法艺术家的影响是息息关的,因此,南宁出现了书法圈子里古、怪、奇、妙、绝、彰显个性化的人物,古者:陈政,怪者:曾邕生,奇者:潘立远,妙者:张羽翔,绝者:李雁等大师。当然书法艺术还涵盖了书法理论,早些年广西文联的帅立志老先生,独自创见了墨分五色,浅墨二重技法的书法理论,引起了海内外书法界的重视,据说帅老的弟子众多,广西书协的林建勋和他也有很深的渊源。”
邕江象派发起人马鸿斌先生认为作为邕江流域土生土长的他,应当肩负打造本土视觉文化艺术的使命,通过革新来传承艺术文明的理念,他本人对书法艺术也有独到见解,其书法作品许多内容体现了邕江母亲河的深厚感情。南宁古称邕州,至今已1680年的历史,邕州老街是南宁经营文化艺术品的一条长街,这里多数卖的都是当地知名书法家的字,比如:张弓、周榕林、秦胜国、王精等人的作品,随处可见,南宁人喜欢休闲,除了吃喝玩乐,也很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大多数家长都愿意选择书法培训这门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才艺。有书法活动家之称的张美中先生,早期曾在南宁市第九中学举办过书法学校,现在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校风以书法见长,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法“家教”不胜枚举,反映了南宁市不但有五象城之美称,而且书法人才荟萃,各类书法展览经常举办,在邕城形成了一道风景线。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人们满足于温饱水平,现在文人墨客也下海经营自己的艺术成果,南宁先后就有十几个花鸟艺术品市场,而且规模也越办越大,吸引了大批的省外字画商来邕经营,这样一来不仅繁荣了城市,提高了南宁的知名度,可以这么说:“文人墨客不再是关门秀才,而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墨宝随笔来的君子了”。这些虽然是戏言,但的确南宁市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交易甚多,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指定购买某某书法家的作品,透视这种活跃现象的背后,充分说明了南宁的文化艺术底蕴是有价值根基的,回顾以往,展望未来,南宁书法艺术在全国将占有一席之地。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历代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千百年来法崇二王,师必古人,古人师造化,造化法自然,又回归到大道无形的象,也正符合了邕江象派所诠释的老子道德经象的意义,汲汲道出知其白守其黑,实处虚中来的书法要诣,探究气至法备,法成具象的书法新论,应该给予肯定,邕江象派积极在学术上力求突破落伍的观念,但其宗旨依然发扬传统文化,并着力于本土原创形式,形成新的艺术流派体系,丰富艺术视野,拓宽视觉艺术效果,深入其它艺术领域是值得赞许的,邕江流域书法艺术是一个新的概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人有感于邕城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发展中城市,造就出不少书法家引以为豪。
目前邕江象派正在紧锣密鼓的完善创派理论文集,并规划将来在邕建设本土视觉艺术馆的设想,我们将试目以待,并祝愿她能够顺利茁壮成长,在书法艺术的奇苑中发出绚丽的光彩。
二OO九年五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