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岳麓书院,千年学府,文脉绵延,弦歌不绝。

    岳麓书院,这座屹立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校园内的古老学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以来,已走过了千余年的岁月,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生动见证 。

    书院的建立初衷,正如南宋张栻在《岳麓书院记》中所阐述——“传道济民”。书院并非只是为了学子获取功名利禄、钻研文字,而是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大道、救济百姓的人才,这一宗旨贯穿了书院的千年历史。

    历经千年,岳麓书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南宋时期,张栻掌教,朱熹来访并与之论“中庸”之义,开启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岳麓书院也由此成为湖湘学派重镇。此后,书院虽多次遭受战火,却始终顽强地存续下来,在元明时期,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阳明心学也曾在此传播。到了清代,岳麓书院被列为省会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内容以理学为主。康熙、乾隆分别御赐匾额,给予肯定与褒奖。近代,书院顺应时代潮流,于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在此基础上办起了湖南大学。

    在管理方面,岳麓书院有着完备且独特的制度。它拥有自主聘任名师宿儒担任山长和教师的选聘制度,能确保师资的学术水准,同时让书院在学术风格上彰显自身特色;学生可择师而从、自由流动的生徒管理制度,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尊重。此外,书院还制定了严格的学规,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山长王文清手定的《岳麓书院学规》十八条,涵盖了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具体学习内容和方法,既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强调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学习,还需重视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

    千年间,岳麓书院人才辈出,培养了无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宋代湘乡人王容肄业书院后中状元,是书院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明清时期,王夫之曾在此肄业,并与同学创立“行社”;晚清时期,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皆出其门下。这些从书院走出的学子,或在学术领域著书立说、传承文化,或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经世致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青年毛泽东也曾寓居书院,推窗便能看到讲堂檐前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不断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如今,“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作为湖南大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湖大学子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不断探索、进取。

    如今,岳麓书院作为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设有历史学系、哲学系(宗教学系)、考古学系等教学机构,承担着中国史、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疫情后第一次回乡 假期很有限,也总是过得很快!每年十天年假,总是想用到极至。 忙完小弟婚礼,探望了两边父母亲戚,...
    喜欢你微笑的样子阅读 1,108评论 0 1
  • 岳阳楼/洞庭湖——太平老街/贾谊故居——橘子洲头——岳麓书院/岳麓山——中南大学主校区——衡山 不知道是许久不读书...
    侘寂kh阅读 3,365评论 1 4
  • 从2023 . 8.12日开始我正式没有工作了,这段时间找了许多工作却总不如意,快两个月了很焦虑不安,不知如...
    落之未阅读 1,216评论 0 1
  • 今年,我和老婆早早从安乡来到长沙,想体验一下长沙过国庆的味道。 9月29日(周六、股市休市),晴。逛黄兴...
    鸿运_97d7阅读 4,635评论 2 13
  • 常平 惠民之法,莫善于常平,然有法无人,胥归无益。宋陈止斋曰:“《周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盖年下则出,恐贵谷伤民也...
    酿酒匠阅读 2,507评论 0 6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