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超级卡司原创,作者:小飞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很惊喜很意外,由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的电影《无双》目前票房已经突破了12亿,它不仅成为了国庆档的一匹黑马,同时也成为了笑傲整个十月份电影的大赢家。
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并没有太多人将宝压在《无双》身上,毕竟近些年来港片普遍表现不佳,同时这部电影在前期宣传中也没有太大的动静,相反,张艺谋的《影》和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才是观众预期中的种子选手。然而,等到影片真正上映之后,《影》口碑虽佳,但由于故事略显乏味,热度一直没有上去,目前票房只有6亿多,而《李茶的姑妈》则是遭遇了开心麻花目前为止的最大滑铁卢,虽然票房与《影》相差无几,但口碑却全面扑街。相比之下,《无双》的口碑票房双丰收则成为了一次格外耀眼的脱颖而出。
在近年来港片持续低迷的状态下,《无双》的大获全胜实属难得,虽然影片中也存在着不少bug,但是它仍旧不失为一部可看性极强的优秀商业片,也正是由此,许多观众将这部作品视为了港片的“救世之作”,同时也纷纷感叹没落数年的港片终于看到了希望。
但是,《无双》的胜利就是港片的胜利吗?单凭一部《无双》真的就能唤醒昔日香港电影的辉煌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现今观众口中所谓的港片其实指的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左右的香港电影,那一时期港片的辉煌堪称整个亚洲电影的荣光,同时它也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产物。
回想那个年代,香港电影各类型片的风格极其鲜明,比如以成龙、洪金宝等人为代表的动作电影,以周润发等人为代表的黑帮电影,以周星驰等人为代表喜剧电影以及以徐克等人为代表的武侠电影等等,几乎每一种类型的作品都做到了极致。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香港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绝对算的上是佼佼者,能够风靡整个亚洲也是不足为奇,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与香港地区经济的繁荣以及大力发展电影业的政策密不可分,同时那一时期的香港电影人也确实相当争气,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要说香港电影的滑坡,其实从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显现了,不过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作品广受欢迎并显现着繁荣景象,比如周星驰的一系列电影,所以,真正意义上讲,周星驰算是港片繁荣史上的“末世英雄”。
在1997年,香港电影肉眼可见地全面滑坡,同时,在这一年也发生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香港回归了。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可能很多人会认为,香港电影的没落是与回归后局势与政策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其实并不是,导致香港电影没落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横扫整个亚洲,而香港也在这一风暴中经济急剧下滑,经济的凋落给了香港电影相当沉重的打击,也正是从这时起港片真正走向了一蹶不振的境地。
除了经济上的沉重打击外,在临近二十一世纪的那个充满各种大变化的时代里,许多其他的不可控因素也在影响着港片的发展。比如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的兴起,这的确严重冲击了香港电影的地位,大场面大制作及大脑洞的一系列好莱坞大片瞬间为观众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样的工业制作水准放在那时的香港几乎是没有太大可比性的。
不仅如此,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的电影业也在逐步兴起着,这都对香港电影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内地开启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应的,电影市场也在全面崛起着,相比之下,香港的市场实在是太过狭小了。
在整体大环境的变动中,香港电影业自身也开始了各种变化,像很多红透半边天的港星,如成龙、周润发、杨紫琼等人都纷纷赴好莱坞发展,以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同时,在市场大小的鲜明对比下,香港电影的市场也逐步开始向内地转移,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观众都诟病港片已经丧失了原来的味道,就像前面说的,港片的繁荣是特定年代下的产物,港片的味道是植根于那个年代整个香港的市井街角里,是任何电影都无可取代及模仿的,但是随着香港电影整体市场向内地的转移,所谓的港片已经更倾向于迎合内地观众的胃口,回看这些年来的香港电影,你会发现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香港与内地合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味道便再也追不回了。
方方面面导致了人才流失,同时香港电影的创作水平也逐渐下滑,好的剧本不再像此前那样层出不穷,这其中除了与各路人心的动荡有关外,其实还是与香港自身的地理环境与市场狭小有关,简单来说,也就是那些常见的港片类型翻来覆去拍遍后会慢慢发现实在没什么新东西可拍了,题材创作上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如今国内观众的口味也是越来越刁,从历史大片到文艺片再到现实题材作品,方方面面都要求很高。同时在制作上,香港电影更是欠缺火候,像如今国产电影这般动辄就砸个几亿进去估计是很难的,且不说效果如何,至少在投资上,香港电影是不会这么生猛的。
要说香港电影的最后奋力一搏,应该就是2002年的《无间道》及次年的第二部,但确切讲,这两部作品更是港片的回光返照,因为它实在是棒极了,从剧本构思到演员表现都超强悍,这不仅是港片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也是整个华语电影史上的佳作,后来者也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然而,最后的繁荣也就止步于此了,两部《无间道》过后,香港电影整体并无太大起色,并且陷入了更加漫长的沉寂,即便2004年《无间道3》再出江湖,但由于它与前两部差距较大,所以被很多观众认为是一部狗尾续貂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无间道》的编剧之一正是今年电影《无双》的编剧导演庄文强,不过,虽然《无双》也很不错,但拿它来跟《无间道》相比的话,还是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的。
其实香港电影至今仍旧是有许多优秀导演在坚守的,像刚刚提到的庄文强,还有杜琪峰、许鞍华、陈可辛、徐克等人(当然,这些年陈可辛和徐克基本都是在内地拍片),不过后续力量实在是不足,新人导演基本上没有冒尖的,然而,比起编导界的后备储蓄不足,香港演员的青黄不接才是更加严峻更加明显的问题。
回想当年,香港电影圈真是堪称颜狗的盛世,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张国荣、周润发、梁朝伟......巨星都是批量生产的,但是现在,纵观香港电影圈,发哥、刘天王、郭天王等演员仍旧奋战在电影一线,支撑着半壁江山,包括刘青云、张家辉、梁家辉、古天乐、林家栋等等在内的一大波优秀演员,虽然在观众印象中,他们还常年活跃在大银幕中,形象也都非常鲜活,但是看一下年龄,他们几乎都不能算作中生代演员了,而是已经步入了“老年团”行列。
可是,如果没有他们在打拼,香港电影是真的没有能撑起来的新人了,这一点与内地的情况形成了两极化的对比,在内地,影视界可能最不缺的就是新人了,隔三差五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新人蹦出来,但在香港,状况却是完全相反。其实早在十年前,香港电影是在努力培养新人的,而且也有非常中意的人选,无奈的是,新人实在是太“不争气”了,与老一辈的演员完全没法相提并论。像被视为刘德华接班人的陈冠希,因为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被封杀,从此在电影江湖中销声匿迹,还有被视为梁朝伟接班人的余文乐,事业心也并不是那么强,除了《志明与春娇》外,几乎再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被视为成龙接班人的谢霆锋,如今则......成为了一名厨子......
不过,港片虽不复昔日繁华,但这并不代表港片已死,只要还有优秀的创作人和演员存在,就一定还会有优秀的作品出现。而且一直以来在小编心中,香港在犯罪悬疑题材作品方面都非常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比如今年的《无双》,剥夺了观众的上帝视角后反转反转再反转,看起来相当刺激过瘾,还有2013年上映的刘德华、郑秀文主演的《盲探》,虽然结局的真相中存在不小的bug,但是整部电影的节奏非常流畅,推理、悬疑夹杂笑点,故事十分吸引人,而2008年上映的刘青云主演的《神探》则是一部难得的犯罪佳作,人性的各种层面被它剖析得一干二净,看完后让人惊叹这样的神剧情到底是怎么构思出来的,而且留有悬念的结尾也是让观众烧尽了脑洞。与此同时,也正是从去年开始,犯罪悬疑类作品大受观众青睐,如果香港电影能抓住这个时机大力生产一些优秀的犯罪电影,或许会有不小的惊喜和收获。
港片的没落是时代发展下的大势所趋,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无双》虽好,但它拯救不了香港电影,更不是港片的救世灵药。但,观众并没有必要为港片的没落感到悲哀,大家真正怀念的其实只是那个远去的年代而已,一切事情还是要向前看的嘛~
让港片恢复昔日的全面鼎盛或许再无可能,但是我们仍旧坐等佳作再度出现,至少,要像《无双》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