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教室里,几乎已经坐满了人,陆陆续续到来的很多同学挤在后门口,看着前排空间剩的几个位置,不敢上前坐下去。许陈静老师跟大家开玩笑说:“我刚从19大会场回来,如果我们记者不抢座,算你们这么犹豫谦让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许陈静是《环球人物》杂志采编中心主任,也是环视听工作室的负责人。
她以今年两个产品为例,给我们聊聊了一个新闻作品如何从策划到采编到面试的过程,融媒体时代一本杂志的采编革命。
一封面的视频是怎样产生的?许陈静去了环球人物董卿当封面的那句例子,他告诉我们,哪怕你写一万字也撑不起几个方面,何况经过删减,发表的可能只有数千字,董卿的那一期,标题叫诗意的回归。
一个人恐怕难以撑起整个封面和话题,和她一起的,记者们还选了许渊冲,叶嘉莹,康震等。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这些人都符合封面共同的主题,又能呈现差异呢?组稿又怎么实现错落有致?
记者们想到了解决办法,体裁不同,比如书信体,老人用回忆体讲述那一代的故事,或者对话体,甚至还有群聊体:在微信群聊里,记者和受访的对象一起敞开心扉聊天儿。
采访团队,为了一次采编,多元传播,采访团队要包括记者摄影摄像等等,文字体文的特点要有深度,要丰富,视频提问要轻松,生活化,把问题研磨得很细碎,出来的视频才吸引人看。
那么从视频直播到封面又是怎样“倒灌”?也就是从多媒体、新媒体作品如何回到深度的文字报道?比如2017年8月1日,人民网直播的少将罗援开讲建军伟业,在各平台观众达到了400万+
当时的背景是中印边境冲突摩擦激烈,又正值建军90周年,不允许煽动中印冲突,杂志记者团队的策划就是回顾1962年中印那一仗,采访亲历自卫反击战的人们。
采访对象包括决策者,老将老兵等。
决策者,多是生活在毛周的年代,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那老将和老兵,则可能最有可能是讲得出故事的人来,那这个组稿有什么错呢?记者们选择了日记体,回忆题,口述题等等,其中回忆题,把原话作标题:
"印度想要打,我们奉陪到底。"
那在选题上,如何及时发现新的选题呢?
时尚、娱乐、文化等是软需求,谁都能做,是红海,很热闹,但也没有再大的开发潜力;而深度时政新闻是硬需求,是蓝海,一旦扎进去,深下去,便大有可为,出来的东西非常有分量。
如何把软需求做到硬需求,就需要发掘文化背后的心态,现象背后的背景。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说,现在十几20多岁的年轻人生下来,是中国已经很强大了,他们没有体会,也没有感觉过去的画面,他们更想看到的是有趣、快乐的东西。
那一个优秀的全媒体平台,需要什么样的记者?
新闻敏感,策划选题能力,写作能力,编辑能力(比如说会修改,驾驭不同的文体),以及提炼标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不要形成价值预设。
在浮躁喧哗,熙熙攘攘的信息海洋里,好内容成为稀缺资源,专心做内容的媒体战场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媒体将迎来内容加时代,把优质的内容加到端口上。
一次采集,多元传播,深度、重要、高质量的内容,加上原创音频视频,图文,是融媒体时代,一本优秀杂志的采编革命,也是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注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