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英国人
去英国游学两星期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英国人好像确实都没有国内的“打工人”那么卷。到点儿上班上学,到点儿下班下学,不鸡血也不焦虑。当然这个可能和我们呆的时间太短,而且接触的人大多都是教授、学生和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有关系。
关于“卷”的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还有另一方面的解读:可能现在英国人的这种“不卷”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日不落帝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日不落帝国”已经衰落,使劲儿“卷”也不见得能翻起啥浪花来所以索性大家都躺平一些。
而中国人的“卷”可能还是由于近几十年经历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种惯性。我们的意识里一直会认为“只要我再努力一些,日子就会过得更好一些”的这种想法。所以对明天有希望,可能才会让今天有压力。这是好事儿,也希望大家也能跟我一样常常处于“间歇性踌躇满志和持续性混吃等死”的叠加态。
除了“卷”这个事儿之外,我还想写写英国人的“虚伪”。作为一个标准的九零后,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英国人都非常绅士。从来都不闯红灯,公共场合不会大声喧哗,待人客气礼貌”。再加上最近十几年随着移动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上的公知也有挺多说“英国人都很有文化,在地铁上都看书根本不像我们似的就会刷着手机傻乐呵”。
咱们不着急,一项一项慢慢捋哈。先说闯红灯这个事情哈:我真的是从小儿就在报刊杂志和公共媒体上被灌输过“外国人不闯红灯”这个观点的。小时候我对这个事儿是深信不疑的。直到2009年第一次去美国耍,刚开始为了向美国人展现我们中国人的素质,过马路不管有车没车那我是都必须等绿灯亮起再昂首挺胸走过路口的。但是每次我等红绿灯的时候,都发现各种美国人嘻嘻哈哈就闯过去了,我就觉得有种三观被颠覆的感觉“书里不是说只有中国人闯红灯吗?这帮有黑有白的朋友们,也都是中国人!?”再后来也就释然了,嗨,都是人,也都有时候是没素质的人。
到英国之后我是没啥心理包袱的,但是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路人,其实能发现最守交通规则的好像还真是黄种人(主要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是黄皮肤不说话咱也分不出来到底是哪儿的不是。)小白和小黑们好像都挺喜欢闯红灯的。
关于“闯红灯”这个问题,我们还专门问过我们的好朋友胖老头儿Terry。我们开玩笑问他:“我们从小在书里看到都是英国人都是绅士,不会闯红灯,为啥我们来了之后发现马路上就没啥英国人等红灯的?”Terry想了想跟我们解释“因为他们都是本地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车来,所以没有车的时候他们就能通过。你们外国人不太知道这边的交通情况,所以要等一等红绿灯。”
哦,原来伦敦本地人熟悉交通情况啊。呵,真是虚伪的英国人。
再说说地铁上看书这个事情。Terry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你看周围的建筑,在四百年前,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说这段儿话的时候,老头儿很平静,我能听出来有些向往,有些自豪,当然也有点点遗憾。
现在的伦敦老城区从布局到建筑上来说,可能真的和几十几百年年前是一样的。有些翻新和维修但是大体的架子还是以前的,地铁当然也是一样的。
我查了下资料,最早的伦敦地铁是1863年建成的现在应该也还在运行呢。因为大部分地铁线路都是上世纪甚至上上世纪修建的,那会儿伦敦应该是刚刚普及用电,肯定不可能知道后面还能出现移动互联网这种东西,没预留升级的方案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在英国的地铁上,手机信号就真的不是一般的差。在老线路里基本上都是无信号状态。别说刷视频了,查个地图都费劲。
坐地铁的时候我还真仔细观察了下,确实有人带着书上车读打发时间的,当然也有预先在手机里存好音乐或者视频的朋友,上车带就带上耳机疯狂刷视频。
总的来说,英国人在地铁上不刷手机这件事儿没啥可羡慕的。真不是人家爱学习,主要是没这条件刷不了小视频。在英国的时候,跟定居在英国的小伙伴约饭正好也聊到这个问题,人家告诉我说伦敦市政府已经承诺了,2024年年底之前会让所有地铁都覆盖4G网络。
挺好,祝英国小伙伴们能够早日在各条地铁线路上无障碍地刷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