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见紫荆花》中写到,忽忆故园人,但是思念的却不是佳人

前言

韦应物是盛唐和中唐之间的一位传奇人物,这个少年无赖横行乡里的纨绔子弟,在安史之乱以后幡然悔悟,折节读书,竟然成了唐朝超一流的诗人。

前几天见到这样一个问题:韦应物的《见紫荆花》表达了什么感情?

他的故事以前写过,这里就单聊一下他的这首小诗: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紫荆花树是常绿乔木,这首五言绝句很明显写的是睹物思人,另外也有以花喻人之意。

一般来说,才子思念的多是佳人,但是这首诗中,故园树和故园人另有典故,告诉我们这首诗不是爱情诗。

一、杂英纷已积

首句先看一个词:杂英。在南朝诗人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可以看到: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这是一副平仄不相对的对偶句。喧闹的鸟儿聚集在春日的沙洲上;杂英是指各种花卉,杂英满芳甸,是指花开满野。

纷,盛多杂乱之意。积,堆积 。杂英纷已积,包含了杂英满芳甸之意,又多了一重飞花飘落堆积的意思。

第一句很好理解,各种花卉纷纷盛开而飘落,堆聚在花枝下。

二、含芳独暮春

这句诗与“杂英纷已积”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省略了主语:紫荆花。

完整的句子是:紫荆花含芳独暮春 。意思是,只有紫荆花在暮春时节孤独地盛开。

前两句诗,与宋朝林逋《山园小梅》中这句诗的意思相同:

众芳摇落独暄妍。

林逋把韦应物的两句诗合并成了一句诗。

芳,有三种意思,花香、花卉、美好的(德行、名声)。

众芳摇落中的“芳”是指花。含芳独暮春中的“芳”有芳香之意。

另外,林逋的梅花,和韦应物诗中的紫荆花,都有高士的品格之美。

不过韦应物没有继续赞扬紫荆花的品格,而是转为了思乡与思人。

三、还如故园树

看到因树思人的诗句,必然会想起东晋将军桓温的故事: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桓温北伐时,看到了当年自己种下的这棵树,不由得想起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因而潸然泪下。

韦应物这首诗的三四句,从前两句的紫荆花,写到了紫荆树,从紫荆树联想到了家乡的树,又从树联想到故人。

但是,这里的树与人,并不是引用桓温的故事,也就是说这诗中的树和人,其实还另有典故。

四、忽忆故园人 故人是谁

诗中有“忽忆故园人”之句,那么故人是谁呢?

南朝陆机有《豫章行》诗,其中写到:

川陆殊涂轨,懿亲将远寻。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懿亲,是至亲。陆机陆云兄弟,人称二陆,他们共有兄弟四人。

三荆,是指一株三枝的紫荆树。唐朝的《艺文类聚》卷八九引周景式 《孝子传》:

“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可见,韦应物诗中的故园树,是特指紫荆树,而故园人,也应该是指自己的兄弟。据《唐故尚书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京兆韦君墓志铭并序》记载:

君(韦应物)司法之第三子也。

可见,韦应物应该还有两个哥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见紫荆花”,有“众芳摇落独暄妍”之意,对于紫荆花是一种由衷的赞美。

后两句是““见紫荆花”以后的情感抒发。诗人见此树而思彼树,因彼树而思人,既有对光阴逝去的叹息,也有对于自家哥哥的思念。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21 诗人陆游以填词为耻吗?他为何对填词有矛盾心理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什么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读到唐韦应物《见紫荆花》一诗: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没想到紫荆花早在唐代便成为...
    我唐阅读 419评论 0 2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0,438评论 1 11
  • 紫荆是我这次北上心心念念要找的花,为什么呢?深圳不是遍地都是吗? 其实正是因为这遍地都是的“紫荆”让我之前一直以为...
    溪风林语阅读 2,175评论 1 2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308评论 1 12
  • 绿袖说太子又送过来几个宫女,我让绿袖安排就是,不用问我。只是叮嘱绿袖多加小心,突然想起和师傅在小镇时,既然师...
    等等多多rose阅读 17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