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早期硬件发展史进行总结的话,那必然就是存储发展史,从最开始的纸条打点,到机械计算器做机械寄存,再到后面磁芯存储器,再到英特尔做出来1101和3101这样的革命性的存储集成电路(英特尔老本行就是做存储的),再到软盘硬盘以至于到今天的固态,都是硬件发展历史的一部分
这东西怎么对数据进行存储呢,那就是对磁环内的导线进行通电,那么通电的方向就会施加一个磁场,这个磁场的方向就是一个数据,一个比特。这个存储器一共有4096个磁环,所以一共有4096比特,换过来也就是0.5k。这东西可以用堆叠技术来达到容量翻倍,也算是3D堆叠技术的始祖了
然后也因为导线通电读取磁场方式会改变原来的磁场方向,所以这玩意读取一次后原数据就会被覆盖,所以也就有了传说中阅后即焚的特点,不过后来也改进了——就是读取之后按原数据在写一次就行。到了在后面,多孔磁芯,双轴磁芯等不同结构的磁芯存储器被研发出来,甚至都可以做到非破坏性读取数据了
只不过都给mos管锤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