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北宋的汴梁,灌汤小笼包,是这座古城的灵魂之所在。
“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这是人们对灌汤小笼包最雅致的赞誉。
走进一家包子铺,刚一落座,两笼热气腾腾的灌汤包就上了桌。揭开笼盖,鲜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个个灌汤包排列整齐,雪白晶莹,像一只只玉兔卧在笼中。
白白嫩嫩的包子皮,隐约透露淌着汁水的粉嫩肉馅。
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汁是灌汤包最大的特色。
一缕线,一蒲团,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
开封的灌汤包不止于形式美,其内在更是别具一格。
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一口咬下去,便是将北国吃面、吃肉、喝汤一体化,这是北方智慧独具的整合魅力。
若拿诗文比喻灌汤包,那么鲜汤为诗歌,肉馅为散文,面皮为小说。
因为小说是包容的,散文更纯粹,诗歌便是精华。
北方人吃饭,向来讲究大快朵颐,但在灌汤包面前,得给美味多留些时间。
梁实秋先生讲过这样一件趣事:
两位互不相识的食客在同桌吃灌汤包,其中一人咬了一口汤包,汤汁喷溅到对面客人脸上。
但那人并未察觉,仍然不动声色地低头猛吃。
饭馆的堂倌赶紧拧个热毛巾递过去,只见客人不疾不徐地说:“不忙,他还有两个汤包没吃完哩。”
灌汤包在吃法上是颇有讲究的。
正所谓“先开窗,再喝汤,一口闷,满口香”。
刚上桌的灌汤包鼓鼓的,夹起一只慢慢移到碗碟中,凑上去轻轻吹几口气。
然后便可启齿沿着包子边咬上一个小口子,再收拢嘴唇缓慢地吮吸。
汤汁涌进嘴里,流入肠胃,顿时满口鲜香,似乎有一股暖气通五官,过六腑,向周身流去。
随后将松软的面皮,嫩滑的肉馅送入口中,滋味妙不可言,细细咂摸,舌尖被一种细腻与醇厚的口感慢慢滋润浸染。
开封的灌汤包小巧玲珑,但制作起来是一个繁杂又颇具匠心的过程。
选用三肥七瘦的猪肉,绞成肉馅,加入姜末、盐、白糖、香油等调料搅拌均匀入味。
与其他包子不同的是,开封灌汤包中的汤是通过在馅中打水产生的,吃起来汤汁更为鲜美香醇。
包灌汤包最考验师傅功力。
用提灌汤包的手法,将面皮提成包子形状,上馅后将包嘴捏拢捏紧,并逐只捏出菊花型褶皱。
一个灌汤包要十八个褶皱,少了不美观,多了便冗杂。
小小的灌汤包里并非只有单一的口味,它口味多样,种类繁多。
除了常见的鲜肉灌汤包以外,翡翠包、虾仁包、三鲜包同样凭借着灌汤流油和鲜香醇厚的味道,独得人们青睐。
若不同口味的灌汤包依次品尝,口感上层次分明,渐入佳境,可谓变换中耐人寻味,妙在其中。
起源于北宋汴梁的灌汤包,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旧征服着人们的味蕾。
灌汤包有历史的厚重,更有文化的希望,是人间清欢,更是世间实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