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是个文静沉稳的小女孩,比蕾低一级,上一年级。她身上有同龄孩子少有的沉稳和执着,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到一个新环境,我希望孩子能轻松起来,不要太局促,当她认真完成了几项语文作业时,对我提出可以玩一会泡泡泥不?我便答应了,她做的过程简直可以用一丝不苟来形容,团的圆圆而光滑,张老师赞叹简直是模子里刻出来的,为了做小猫的胡须更是一遍遍的搓,对胡须粗细均匀,长短要求非常高,做到衣服时,几次都不成功,后来经过多次尝试和观察终于想到解决的办法。当时因作业还没完成,我也急着开饭,张老师提醒我以后不能再这样了,要先完成作业才行。我庆幸自己没有着急地摧促或是强制让她中止游戏,否则就不会看到孩子通过不断试错,观察,思考完成作品时的成就感,我认为孩子成长阶段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但这真的需要时间和耐性。
我出门碰到玮的爸爸,说想接孩子回家,我们一起进了教室。玮说妈妈说让她自己回家,不想跟爸爸一起回去,我说作业没多少了,做完回吧!爸爸说妈妈已经回来了。玮说我知道,妈妈给我说好的,让我自己回家。爸爸不吱声了,就等她做完一起回。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为我昨天的愚钝而后悔,我们当时都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其实在安全因素可控的范围内我们应尽可能做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尝试。孩子也许没有独自回家的经历,第一次这样的经历对她来说很新奇,很有成就感而我们当时却没有读懂孩子而错失良机。生活无大事,孩子的成长更是在点滴中累积起来的,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和智慧的爱。父母担心完全可以理解,可以变通一下尊重孩子让她去做,父母站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跟着孩子,这样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