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一败涂地是怎样的体验?

大概很多人都是这样——

从高考的残酷竞争中浴血厮杀出来,怀抱着对大学无限美好的期待,却被现实毫不留情的打击:本应神圣却官僚主义严重的象牙塔,缺乏人性化而且冗员一大堆的管理,装腔作势欺上瞒下的辅导员,应付差事的授课教师,怎么也无法交心的同学,不尊重人的室友,简陋破旧的设施,……感觉生活欺骗和亏待了自己,不停地怨天尤人,似乎在这种环境下好好学习只会成为所痛恨的人和体制的傀儡。于是逃课,抄作业,复制粘贴,活动和比赛都不参加……得过且过,醉生梦死。

以至于毕业很长时间我都觉得,大学里增长的只有年龄

然而什么都没学到的经历,本身就是一场教训。我在大学唯一学到的,就是不管条件多么恶劣,环境多么糟糕,都不能放弃努力和自我提高,更不能自暴自弃。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不是因为条件这么好,不好好努力就辜负了;更不是因为环境这么差,所以我就有充分的理由放任自流。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说的,重要的不是信息,而是如何转变。毕竟就连在哈佛,也有94%的学生感到过明显的抑郁迷茫,而45%的全美学生甚至有过足以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抑郁期。环境并不能决定什么,我也并不孤独。

反观希望大学里一切尽如人意的心理,尽管和家庭学校社会“考个好大学就轻松了”的洗脑脱不开关系,但归根到底还是作为既得利益的持有者,不切实际地奢望从此一步登天、一劳永逸

真希望我能早点看到,兰迪·波许教授在最后一课时说:“我们无法改变它,我们只需要决定如何回应。我们不能改变我们手里的牌,但能调整如何出牌。我们都要打好一场牌局,不管手里的牌多么烂。”还有传说中的合气道考验,被考验者会进入一间屋子,几位高手会同时向其进攻,但是真正的目标是读出墙上的字,而不是和敌人一较高下。因此,这一训练的关键在于,盯紧目标和梦想,而不是眼前的敌人。而囿于大学环境不理想,而放弃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如同疲于应付敌人直至累倒,却永远没机会看清墙上的字。如果心中装着更崇高的目标和真正想要做的事,就不会被有的没的琐事烦心和牵绊,也不会被暂时不尽人意的处境所左右。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的不好;良好的品格和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那么它的逆否命题,如果经常抱怨命运,那说明还不够勤奋,不够诚实,不具备足够好的品格和习惯,可能也是成立的。大学四年虽然漫长,但有朝一日总会结束。以熬过去本身为目的,到头来就是一无所获啊

引用一句出处已不可考的话:“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

可是,即使牵强附会地悟出再多道理,这四年终究是一败涂地,说几句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并不能粉饰太平。谁知,一日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看到“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这句话时,忍不住撂下书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村上春树说:“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
    浮生梦一场阅读 204评论 0 3
  • 香蕉末 2010-7-15 21:15 二十岁是彷徨的.被时间迫不急待地裹胁.就会去风口浪尖. 不觉得自己矫情.却...
    df09cf1a404a阅读 375评论 0 2
  • 终于在傍晚七点左右看完了《人民的名义》的36集,像我过去说的,这是一个阴谋,可以20集讲完的故事,为了多拉住观众,...
    杨知行阅读 697评论 0 0
  • 风起了,成片的白色花雨纷飞散落下来,像蝴蝶的翅膀,曼妙地在风里飞,满满的槐香。夏末甩着手包踩着细碎的步子徘徊在人行...
    柒柒馆阅读 25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