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欣然516原创
据《清史稿》记载,一天,刘墉见乾隆大怒,连忙跪倒在地,心平气和地向乾隆解释道:“奴才的棋艺一点儿都赶不上皇上的项背,这次之所以能够侥幸嬴了,原因是奴才的眼中和心里只能看到这局棋,但是皇上您看到的却是一统江山这局大棋。奴才赢得不过是一盘棋,但皇帝赢的却是天下,皇上怎么可能会为这点小事和奴才我斤斤计较呢?
刘墉是谁?乾隆为什么大怒,这件事情后来怎么样了?
刘墉,就是热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罗锅。他是清乾隆时期的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山东诸城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几代都在清朝官居要职。
他是清朝官员中机智人物的典型代表。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他才华横溢,机智敏捷,辩才滔滔。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作为刘墉机智故事的一个引子。
一日,乾隆有心想考验一下刘墉的灵活机变,就问他道:“你说全国一年出生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刘墉略一思索,然后说:“回禀万岁,全大清国,一年出生1人,死亡 12人!”
乾隆听了,又惊又怒,大声问道:“照你这么说,咱大清国不是很快就没有人了吗?”刘墉不慌不忙地解释说:“不会的。我的算法是按照人的生年属相算的。比方说,今年是马年,无论出生一千、一万、十万、百万,都是属一个马,所以说一年出生1个。而一年当中,12属相的人都有去世的,所以说每年死亡12个人。”
乾隆听完,不禁面色转平和,点头称是。
下面我们再看2个更精彩的故事,看看刘墉是如何机智善辩,化险为夷。
1.下棋惹祸。
一天,乾隆在下朝后,因诸事顺利而心情大好,就留下刘墉陪他下棋。刘墉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等各方面颇有造诣,在棋艺上更是胜人一筹。
在长达2个时辰里,刘墉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棋面上双方局势的平衡,但奈何乾隆皇帝的棋艺实在不怎么样,即使刘墉多次故意失误,最终还是赢下了这盘棋。输了棋的皇上有点恼怒,据说,当时乾隆皇帝红着脸,不仅把棋盘推翻在地,而且对着刘墉厉声怒斥:“你如此伤朕脸面,就不怕朕砍了你?
一时之间,刘墉后背的冷汗都浸润自己的官服了,就算皇帝没有真的想治自己的罪,但是如何回复皇帝的问话也至关重要。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项上人头,甚至还关系着整个刘家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命运。这才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正所谓”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坏事;一句话能把人逗乐,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怒”。
这一番话把乾隆夸上了天,通过说自己眼光浅来贬低自己,通过说乾隆有大局观来抬高对方。在给乾隆戴高帽子的同时,还暗示乾隆自己已经知错,让他宽宏大量地放自己一马。
刘墉的机智敏捷和口吐莲花再一次大显神通,再一次让自己转危为安。
所谓“孤证不立”,关于刘墉的机智,上面那个故事是在清史稿上有记载的。下面这个故事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
2.刘墉跳湖
一日,乾隆与和珅在院子里散步,乾隆觉得有点无趣,就派人去召刘墉前来解闷儿。和珅一听,脑子里就冒出来一个坏点子,他和乾隆说,刘墉一会儿前来,皇上您让他去死,看看他如何应对?乾隆一听,觉得这点子不错,就等着好戏开场。
君臣三人闲谈了片刻之后,冷不丁地,乾隆问刘墉:“如果君让臣死,臣该如何?” 刘墉答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乾隆一听心中暗喜,和珅也在一旁幸灾乐祸。
乾隆立刻不动声色地说:“那你现在就去死吧。”刘墉一听这话,大吃一惊,君无戏言呀。但再看看俩人的表情,马上就一切都明白了。于是,他淡定从容地说道:“敢问皇帝,希望臣怎么个死法呢?”乾隆不禁一愣,看了一眼旁边的昆明湖,就对刘墉说,你跳湖死吧。刘墉应了一句,就真的向着昆明湖走去了。
起初,乾隆和和珅还在心里暗笑,但很快,他们得意的表情僵住了,因为刘墉真地“噗通”一声跳进了湖里,这一下可把二人吓呆了,这逼死大学士的罪名他们可担当不起。正在满心狐疑的时候,不一会儿,刘墉浑身湿淋淋地爬上岸,向他俩走了过来。
乾隆与和珅心里稍安,乾隆一看刘墉回来了,于是,故意板着脸呵斥道:"你怎么回来了呀,你敢不奉诏?” 刘墉跪下,慢条斯理地答道:“回皇帝话,臣本来一心求死,却在入水后遇到一人,听了他的话,臣就回来了。”乾隆问:“喔,谁呀,他说了什么话?”
刘墉继续说道:“臣碰到了屈原。他对臣说,我跳江是因为我伺候的是昏君,你服侍的可是明主呀,你这不是玷污皇帝圣名吗?臣一听,大觉惭愧,就急忙回来了,臣有罪,差点陷皇上于不明,请皇上治罪。”乾隆一听这话,得意地哈哈大笑着说:“免罪,平身。” 和珅也讪讪地陪着傻笑。
其实,不管是在官修史书中,还是在民间传说中,刘墉临危不乱、才思敏捷、能言善变的故事还有许多。
3.追古思今
在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君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位列朝堂是荣耀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所谓“伴君如伴虎。” 身为臣子,什么事没办好,或者,什么话没说好,就有可能命丧黄泉。所以,做臣子的,只会办事而不会说话,是远远不够的。
总的来说,刘墉在官场是平顺的、得意的,虽然也有过一些挫折。之所以会那样,除了出生背景的加持之外,除了他有真才实学之外,他懂得对方的心理,懂得说话的艺术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让我们都多读书、多思考、多修炼,提升自己的才智,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丝刘墉的机智和口才。当然不是为了逢迎、取悦谁,而是为了融洽人际关系,为了舒展自己的身心,为了过好自己的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