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开篇

2016,就像过往的所有年度一样,再一次把计划留在了下一年,期间决定的,下定决心的,勇于尝试的,都随着时间而一一淡去,留下的只不过又是一段段的遗憾。

那么,当初为什么想做这些事呢?过于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认真对待,冲动的决定导致了精力的分散和时间的浪费,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这几年中一直伴随着我。

刚刚开始看一本书,中文叫《游戏改变世界》,英文叫《Reality is broken》。不知道中文为啥这么起,可能是和之前李开复的《微博改变世界》那本遥相呼应,名字虽然山寨了些,但书中的观点却没有丁点儿废话。自己玩游戏快20年了,就算现在有时间也会打打Diablo3,曾经也沉迷过,AFK过,一段激情四射敲打键盘和鼠标之后,更多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袭入内心,但回过头来看看,可谓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书里提出了游戏化的一种生活或工作的方式,根源是一种内发性的成就感才能带来幸福,而游戏正是满足了这种要求:自发试的突破困难,取得成就时的及时反馈,瞬时间带来满满的多巴胺,而日常的工作及生活呢,更多的是被动的行为,就算得到了外在的奖励却也无法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

回顾自己在以往定下的那些计划,设想的那些行动,其实呢,许多并不是那种发自内心渴望做的事,更多的订立于当时特殊的场景,比如在需要某种技能的时候去临时抱佛脚,对于学习一种技能的初衷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充斥在大脑中的只是那些虚构的漂亮结果,而在尝试了几天之后,或是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进步,或是已经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前提,或是被另一件冲动的行动所占据,最终回想起为什么开始为什么停止时多半是想不起来了。究其原因,目标不明确,不了解达到目标的过程,不清楚目标的量化标准是造成多数努力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虽然书还没有看完,但首章对于游戏性的分析已经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1. 目标:提供清晰的目标

2. 规则:明确达成目标的规则

3. 反馈系统:随时获知与目标的距离

4. 自愿参与: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

以上就是所有成功游戏的根本架构,从大型MMO到休闲小游戏,大多包含以上的原素,是导致我们热衷游戏的主要原因。

对于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目标,是不是也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定呢?先把书看完,答案也许就在里面。

Back to reality,2017,先给自己设定个小目标:写点儿东西,从今天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很多时候都是借用自己的感受而存在,有时是漫漫长夜,一日三秋,有时是稍纵即逝,白驹过隙。如开弓之箭,一路向前;如...
    源河阅读 781评论 0 3
  • 给努力的自己: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给年轻的自己:你可以犯错、可以跌倒、可以重新来...
    自我迭代的小喆阅读 475评论 2 0
  • 4年前我遭遇从小至大最严重的打击,产生严重自闭,除了家人外的朋友都不敢见,像个地老鼠一样的活着。那时我哥帮助了我,...
    芦屋瑞稀2016阅读 286评论 3 7
  • 2017,人生迈入30岁门槛,虽然不愿承认已经奔三,但周遭的人和事已经不断提醒我应该继续成长了,自我评价的标准也应...
    乐儿妈0923阅读 163评论 1 0
  • 一个QQ群就是一座公墓 一个QQ号就是一座坟墓 你的个性签名 就是你的墓志铭 灵魂行走其间 却如天空一无所有 爱与...
    书下的男爵阅读 37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