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美] 贾雷德•戴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这部出版于1997年的著作久负盛名。作者在前言中有一句话概括全书:“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页16)对于想了解该书结构与梗概的读者来说,作者在前言部分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如果有时间通读全书,跟随作者经历一次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历史巡游,更能体会到探索、思考、求知的妙处。
读罢一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么几个语汇:欧亚,粮食生产,轴线,新月沃地,“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它们跟该书的核心观点紧密联系,或密集出现,或因独特而过目不忘。更为引人入胜的,是书中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好问题。不得不说作者很会写,很会把握书写的节奏,带领读者由现象探究原委,逐渐进入历史和思维的纵深。
欧亚 ∣ 为什么人类的出现始于非洲,人类社会的发展却始于欧亚?为什么是欧洲(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印加帝国印第安人)?为什么所谓“直接优势”(粮食、病菌、技术、行政组织)都在欧洲一边,而非新大陆一边?——答案,简言之,是粮食生产。“从间接的意义说,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页64)
粮食生产 ∣ 关于粮食生产,又有四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由采集狩猎转而进行粮食生产?为什么是在这时而不是更早?为什么是这些地方而不是那些地方发展起来?为什么(这些)不同地方出现粮食生产有早有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原来是联结在一起的大陆,为什么前者发展出了粮食生产,而澳大利亚土著却仍然以狩猎采集为生?——答案,简言之,是环境(气候与生态)。
轴线 ∣ 作者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三条轴线,简要阐释了不同大陆板块在粮食生产传播上的差异:暂且忽略地形因素,农作物和牲畜(广义上的粮食生产)对生长环境的依赖使得横向传播(同纬度,气候条件相似度高)比纵向传播(气候差异大)更快更容易。欧亚大陆东西向的距离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距离。
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 粮食生产缘起于对动植物原始物种的驯化。作者认为人类对植物的驯化有无心插柳的成分,而动物驯化则要遵循所谓“安娜•卡列尼娜原则”。作者借用了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第一句话的句式来描述动物驯化原则:“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就是说,得以驯化的野生动物,都是满足了所有很多条件的(如食量、圈养可繁殖、性情、群居结构等);只要有一项不满足,就不可驯化,即“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比如,为什么最终放弃驯化非洲的斑马?因为它们“有咬了人不松口的讨厌习惯”。拓展开去,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需要多条件满足的现象诠释;也正因如此,这个不那么专业但颇为新颖的概念让人过目不忘。
新月沃地 ∣ 书中重点阐述了上古时期新月沃地的环境、气候与生态对于动植物驯化乃至于粮食生产的强大优势。一是分析了与其他4个“地中海气候带”地区(加利福利亚、智利、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南非)相比的比较优势,二是分析了与另两个粮食生产系统(新几内亚和美国东部)在野生物种上的比较优势。新月沃地位于地中海东岸,西亚伊拉克两河流域连接叙利亚一带的一片状如新月的弧形区域。土地肥沃,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页24注释1)
最后说一说对于书名的疑惑。如果说,书名的三个词汇是用来指代书中阐述的人类社会发展命运的影响因素,病菌无疑算一个,枪炮与钢铁所指代的似乎是同一因素(技术),而作者最为强调的先决因素、“终极原因”——粮食生产——却没有出现在书名当中。书中的一句话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解释:“本书的书名是这些近似因素的简略的表达。”(页58)也许,选这三个词当书名,只是读起来顺口而已。其实可以问问刚出了新书的戴蒙德,想想算了。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