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骆驼祥子》

今天难得空闲,趁着这个时间赶紧重新拿起手边的《骆驼祥子》准备再读一番。自从刚放寒假时买来读过一遍后,就被故事情节深深感动,老舍笔下的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明,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使我陷入书海无法自拔,回味无穷!

读一本好书,并不是只读一遍后就将它塞入书柜"封存"起来,而是需要反复的斟读,去深深的挖掘,越"挖"含金量越高。所读的每一遍领略到的风景和感受,得受到的感触和启迪,都是不同的。

时隔十几天,如今,再重读一番还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记得当时第一次看《骆驼祥子》时,可能是知识、经验不足吧,当时只懂得了情节的大概。只知道祥子经过了一系列的苦难,虽然祥子奋发向上,但到了后来,什么都没有,只知道当时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其他的一无所知。

老舍先生的这部书写得妙趣横生,让我不禁对当时老北京有了一些新的了解,还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祥子,虎妞,曹先生,杨先生等等。他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旧社会。

如今竟然读出了这本书的深层含义。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小说大概是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是如何把一个正直、好难、好体面、自食其力的车夫从肉体到精神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淳朴善良,对生活有像骆驼般的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后来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派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而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了磨难。后来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与打击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束火花。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追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落为自甘堕落。这个悲剧有利的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深刻的揭示了这个悲剧所产生的根本原因。

看到这里,是我十分震惊。一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活,热爱北平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竟恨透了整个世界!一个原本充满理想,对生活具有积极和坚韧精神的人,最后竟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

当读完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个朴实有志向的劳动者最后会变为一个受人唾弃的流氓?考虑许久后,如今我已有了我的答案:这样如此之大的转变,除了祥子的个人因素之外,还有大部分的是社会因素,整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本身就是一个兵荒马乱,人民不得安居乐业的状态,即使是像祥子这样的壮志青年也经受不了打击,那也就更别说那些本就没有志向的平民了,纵横全篇可见,当时的社会已沦为至何等地步。

这个故事是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中带着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上的行尸走肉。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未来的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周围的人都是当一日和尚敲一天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多赚些钱,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不断的去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没有改变他悲惨的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社会的冷漠无情、残酷、无可奈何。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但是它们却又不能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它,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去奋斗、努力,最终却不一定会获得成功。

在旧社会的低层人民,像祥子,开始他不相信命运,认为只要自己每天认真地拉车赚钱就会过上好日子。可后来,他没有办法承受打击了,思想被腐化了,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干劲,一身脏兮兮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在社会里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也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苦人的懒是努力落空的`自然结果,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这部小说里所说的事情,的确离我们现在有几十年远,并且也有艺术加工。但文学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千千万万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现状,知道当时百姓的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为它毕竟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那个雄鸡病危的年代。

虽然祥子曾是一个对生活具有积极和坚韧精神的人,但他始终经不住生活的考验,失去了生活。“路慢慢之远兮,吾将上下之求索。”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路,而是成为了社会的人渣,败类?他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谋生活呢?

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为他是农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再的打击。他不知道他今后的生活还会有什么悲剧等待着降临,他害怕面对。所以,他放弃了,他慢慢堕落了。以至于酿成了书中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后果。这是多么可悲啊。

像祥子这样的人并不是在旧中国才会出现。在现在这个逐渐繁荣的社会中,也有出现像祥子这样经不住生活考验的人。他们所受的灾难或许比祥子多,或许只是祥子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可他们还是畏惧了。他们经不起生活中的一小点挫折。我说他们是一群胆小的人!

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的路途,就连婴儿学走路也会不慎跌倒。可是婴儿还会自己勇敢地站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直到他们走路不再摇晃,直到他们能够独立为止。我们不能被生活中的灾难所吓倒,我们应该有“弹簧精神”,遇强越强。没有挫折就不叫做生活了。

所以,尽管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生长环境不一样,但只要能从困境中站起来,只要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可以摆脱困境纠缠,尝到成功的喜悦。

我也希望老舍先生笔下的这段历史能使我们国人引以为戒。现在的中国不再是过去那只病危的雄鸡了。新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但有书可读,而且到处都有人维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新中国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年轻时的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应变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在生活的磨难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位对社会,对祖国有所贡献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