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再聪明的小朋友也会蠢哭的

这是一个神奇而又简单的实验,如果想要亲手尝试的话,需要以下材料

实验一:5岁以下小朋友一枚、相同的玻璃2个、瘦高玻璃杯1个

实验二:5岁以下小朋友一枚、硬币10枚

观摩视频如下↓↓↓


皮亚杰第二阶段 前运算——守恒任务_腾讯视频

神奇吧!!!

两个相同的玻璃杯里装了等量的水,问小朋友哪个多?

小朋友聪明的回答道,一样多~

拿来瘦高杯子,就在小朋友眼皮底下把其中一杯倒入,再问小朋友,哪个多呀?

小朋友就会毫不犹豫的指向瘦高杯子,这个多~

如果没有科学家告诉你全世界的小孩儿都这样,难保你不会带宝宝去看医生。

第二个实验是这样的:

在小朋友面前等距摆放两行硬币,每行5枚,问小朋友哪行多?

小朋友仔细的数了两遍后回答道,一样多,都是5个~

继续在小朋友眼皮底下,把其中一行间距拉大,再问小朋友,哪行多呀?

小朋友一如既往地指向间距大的5枚硬币,这个多~


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接下来学习时间到了。


会出现实验中状况的原因就是,小朋友在四五岁之前还无法理解守恒的概念,就是当事物某些方面发生变化时,其他属性可以是不变的,但在小朋友眼中,一件事变了,就都变了。

所以,水看起来高了,自然意味着水变多了,一行硬币变长了,也等同于硬币变多了。

基本上到了6岁,这招就不灵了。

扩展知识

还有一个游戏也是大人们逗小孩常用的,就是双手挡住脸假装消失,然后小宝宝就会笑的很开心,像这样↓↓↓

这招通常是在婴儿6个月前是最有效的。

心理学家给出的一个概念叫做“客体永久性”,6个月前的婴儿不具备这个概念。

也就是说,对婴儿来说,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所以当你用双手挡住脸时,在小宝宝看起来就像凭空消失一般神奇,手拿开就又突然出现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最初看到的一切都如同魔法般神奇,渐渐的被教导、被嘲笑、被规范,然后成熟、长大,成为麻瓜世界的公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