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鸣,白首到老,是每一对恋人最初相爱时的目标。从确定关系,就在一步步地为走向婚姻的殿堂做准备。这期间,或许会闹矛盾,或许会不开心,但是人们始终相信,只要彼此相爱,那么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终有一天会披荆斩棘,走向幸福的未来。
可是,难道相爱就够了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时候相爱远远不够,因为太多的现实,太多的束缚,会像一张巨大的密不透风的网,勒得我们无法喘息。就像《分手清单》中的马天泽和夏沫一样。
他们的初相识,就能够看出来,夏沫不是一个矫揉造作的人,而是一个敢爱敢恨,果敢泼辣的人。她大口喝酒,无辣不欢。甚至想要以一杯辣油红汤劝退前来质疑她插队的马天泽。谁知道,马天泽同样不按常理出牌,属于那种你不要用激将法,用了我肯定会上当的人。当他一口干了热辣辣的红汤时,两个人的感情也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就是约饭,约酒,直至走在了一起。他们除了是彼此的爱人,还是各自工作上的牛马。
影片的时间跨度是三年,但是给人的观影感受确实不怎么好。我们总说孩子们写作文像流水账,其实这部电影也挺像流水账的。相恋三年,没有那个具体的事例去支撑他们之间爱的有多深,情谊有多浓。
相反,我看到了是马天泽对夏沫的不重视。第一天,她要来家中做客。他居然可以因为做饭而忘记了去接她。那一段黑黑的,长长的胡同,是不是已经预示了他们的感情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两个人的纪念日,他居然因为忙碌而全然不记得。不记得其实也可以原谅,但是不可原谅的是欺骗,顺手接过朋友递给的,甚至不知道为何物的袋子,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是给准备的纪念日礼物。
马天泽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有自己的骄傲。那就是自身的才华,四年一次的奖杯,是他的高光时刻。
同样,他也爱好面子,面子高于一切。他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谦虚藏锋。他光明正大地在办公室干私活,甚至被人发现,也不以为然。他不会想到,他心中的兄弟会背刺自己。你看,与升职失之交臂是不是活该?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情节是他请贾冰饰演的马总吃饭。当时,他手头拮据,所以不舍得买正宗的茅台。请客吃饭,不提前打听好对方的喜好,甚至不把点餐的主动权给与客人。
马总喝了一口,就晓得了酒味不纯正,菜也就吃了两口玉米。最后分别之际,他对马天泽说,有些事一个电话就可以了,不需要这样破费。屏幕外的我,都觉得尴尬。但是这份尴尬,是他自找的。
如果要请客,就大大方方来一场。如果真是手头拮据,大可不必去委曲求全,最后得不偿失。
其实相反,我觉得夏沫倒是挺真实的。知道马天泽手头不宽裕,所以她告诉马天泽花钱要有计划。很多东西,她能做出来。我就想说,女朋友亲手做的,那可是独一无二的,不比所谓的奢侈品更有意义?
他丢掉工作,找母亲借钱,所有的事情都瞒着夏沫。其实对于女孩子来说,隐瞒比吃苦更可怕。
当初在一起,曾经列举了一些清单,清单上的内容,毁三观,伤感情,看似不可完成。对,越不可完成,越能阻止两个人分手。其实他们忘记了,当感情走向末路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滑稽、可笑、毁三观的一幕:一个西装革履、一个妆容精致,结果在高档餐厅彼此对骂,大打出手,甚至脱掉自己的衣裳。他们脱掉的何止是衣服?脱掉的是自己的尊严。
他们要彼此扔掉对方最珍贵的十样东西。其实仍之前,马天泽还把这个清单当作一场游戏,还指挥自己的好兄弟,等着重新捡起。结果,两个人越扔火气越大,最后两败俱伤。所以,越是了解自己的人,越知道怎么伤害你最疼。
还有互纹对方的名字在身上,删除掉所有的记忆,见证彼此找到新欢。一件事比一件事搞笑,一件比一件没必要。
最后,夏沫说,我不会了,吵架不对,不吵架也不对。他们一年没吵架,因为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对方不开心,总之不知道该怎么去继续了。
所以,爱情里,不爱了不可怕,因为不爱了就可以转身,大步离开。可怕的是,我还爱着你,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你,不知道该怎么去相处。
可是,不论是何种结果,希望在最后的时刻,大家能体面的走出彼此的生命,而不是以那些可笑的清单,以打碎美好的回忆为代价,为一段感情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