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被被人们尊称为武圣,人们还把他当作忠义的代表。关羽一生有名的事迹有很多如刮骨疗伤、斩颜良,诛文丑、大意失荆州…….我想说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我认为不是。原因如下。
首先是关羽不通情理。“某闻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许字人。某愿往民主公世子求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孙权用其谋,派诸葛瑾去提亲,没想到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孙权想和关羽政治联姻。如果他愿意就一起去讨伐曹操,如果关羽不肯,他就联合曹操去攻打关羽,孙权就照他的做了,让诸葛谨去提亲。可是诸葛谨到了,关羽却说我的好女儿怎么能嫁给孙权的狗儿子。如果不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我一定要杀了你。关羽这一下把孙权给惹毛了。人家孙权本来是好心想和联姻共同发展,可是关羽不领情,还骂孙权的儿子是狗,这孙权怎么能忍?在后面关羽去找刘备杀了关羽和他儿子夺走了荆州。从这我能看出关羽的傲慢,他如果不这么处理事情的话他的结局也不会这么惨。
其次是他刚愎自用。王甫曾建议他:“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谦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关羽不听,说:“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王甫以前建议过关羽,说糜芳、傅士仁守城害怕不用尽全力。潘浚平好利,不能重用。应该让赵累来他为人忠诚谦直,可是关羽不听。这样,守荆州的是对关羽有恨意的糜芳、傅士仁和多忌而好利的潘浚,一方面疏于防守,一方面遇战则降,荆州怎能不失。从这我看出了关羽的刚愎自用。
最后是关羽太骄傲。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孩子的大人每天都给孩子说你是天才,你是最棒的,谁都不能和你相比,这样时间久了这个孩子就会极极其自负。认为谁都不如他。可是关羽不就是这样吗?“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而归,拜为偏将军,礼之深厚。”建安五年,曹操征伐东边,刘备去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让他当偏将军。对他特别好。关羽只是被曹操俘虏曹操就对他这么好。让关羽误以为自己是无敌的。“二十四,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二十四年刘备称为汉中王。让关羽当自己最大的武官。还受授予关羽节钺。这样的待遇让关羽变得骄傲。在封五虎大将的时候,关羽居然不屑于和黄忠为伍,称黄忠为一老朽。马超投靠刘备,关羽远在荆州镇守,居然要来益州和马超比武,直到诸葛亮一封信安慰关羽,说他比马超要强,这才绝了关羽的念头。由此可见,关羽其人是十分骄傲的。
以上就是我认为关羽失荆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