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信任的小故事

        这是七八年前记不清从哪里看到的一则小故事了,但因为令我印象颇深,让我总是忍不住要絮絮叨叨地一讲再讲。

        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户人家嫁闺女,在女儿出嫁之前,忧心忡忡的母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叮嘱说:你嫁到婆家之后,别傻乎乎地就真当做是一家人了,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做事要悠着点,别累坏了自己,记着多积攒些私房钱。这样万一今后被娘家休掉了,还可以让自己有个着落。

        话说这闺女嫁到夫家之后,牢记母亲的教导,特别珍惜自己,注意保养,不愿意帮忙干活,还总要这要那,为自己积攒体己钱。这样没过了几年,婆家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她给休了。她回到娘家之后,母亲非常庆幸自己的英明:为娘的当初就是担心女儿万一被休了可怎么是好,看来我的担忧真的是有先见之明,多亏我让女儿有些防备,现如今总算闺女还保养得不错,且有些经济保障,可以说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故事讲完之后要停一停,因为这是一个有关信任的故事,而我要用来作为类比的是今天企业的用人。这个弯可能转的有点大,但仔细想来可以品出一点共同的滋味。

        古时候嫁女儿和现在企业用新人都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虽然都做过考察评估,但是否真的完全合适,谁也不能打包票。所以都面临着两种选择:或是奔着一起过日子去的,有信任,有担待,给机会,给帮助;或是为了将来万一走不到一起去而留上一手的,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边用边找,自认为做足风险防范,可信任其实是双方的,没有给足信任的结果,多半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可悲的是到头来没准还会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幸亏当初一直在积极地找备胎,否则现如今还真会无人可用。

        当然,很多富有经验的企业家都会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过单纯了,“边疑边用”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我只想说,好的企业要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无保留的信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做事的热情。

        况且,有了疑人之心,戒备心理太重,自己会很累,看问题也难免会有偏见。不如多花些时间精力在考察评估上,看清人的长处短板,多些沟通交流,把人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争取皆大欢喜的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7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50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10,241评论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