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高压监管下的扶贫资金何去何从

自国家全面精准扶贫以来,关于扶贫资金出现的问题,见诸媒体的例子甚多,扶贫资金打水漂、走样、闲置、挪用、被冒领,早已是屡见不鲜。县、镇纪委更是处理了多起村干部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但是对于村一级来说,见多了因资金问题被处分的事例,一方面会更加谨慎,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违规、违纪;另一方面会导致不想用、不敢用扶贫资金,因为不知道哪里会碰触高压红线,使用时缩手缩脚。近两年,村级处理扶贫资金,一般直接将受益分配到脱贫户手中,方式简单粗暴,无法将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同时,村内扶贫资金只能用于村内公益事业,但对于公益事业的范围村干部的理解并不透彻,经常有人询问村内没有办公室,是否可以用扶贫资金修建村办公室等等,看似是公益事业其实并不在允许范围内。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方面解决:

1、针对村级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更加合理化全方位监管。

(1)创新监管模式,建立长效监督检查制度。可由财政、审计、纪委等职能部门组成专班,每年对各项扶贫资金进行统筹协调、实时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2)扶贫制度必须补上监管不力、运行不透明、手续繁多的制度短板,呼吁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个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真正分享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要让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最大化,更得建立更加阳光、透明、高效的责任监督机制,逐步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少一些被“冷落”的厄运,让扶贫资金步入“正轨”。

(3)对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该问责的一律问责、该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律追究法律责任,决不手软,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刚性。

2、对扶贫资金使用流程做出相关调整,更加简便、规范、便于操作。

(1)严格使用程序。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设立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

(2)明确资金分配方案,坚持公开公示。严格执行资金公示制、竣工验收制,项目启动前,各乡镇、村、项目建设单位充分利用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在新闻媒体公示等形式,对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社会效益、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进行公示公告,确保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3、加强对县、镇、村三级业务流程、手续操作、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便于工作。

认真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发现的镇、村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课程安排上注重加强实际操作、业务培训、法律法规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帮助基层干部补齐短板,提升熟练运用,推动工作精细化、精准化的水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扶贫日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明确,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10月1...
    邹晓东阅读 2,048评论 2 4
  • 区块链定义: 区块链是一个共享的、不可篡改的账本,旨在促进业务网络中的交易记录和资产跟踪流程。资产可以是有形的(如...
    区块链董叔阅读 98评论 0 0
  • 神树咀村口 河曲县沙泉镇神树咀村,在脱贫攻坚的这几年里,在镇政府、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
    晋北文化阅读 448评论 0 0
  • 1、什么叫财政扶贫资金? 答: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支...
    麦靠阅读 1,636评论 0 2
  • 1、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长60多米; 该船总长399.99米,可承载24万多吨货物; ...
    鹏城穆羽阅读 1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