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从不只有一个样子-芬兰教育的秘密

未来从不只有一个样子(他乡的童年有感)


  我们身处当下,无处不竞争,无能不受待的市场社会,每个人都奋斗着,疲倦着。你是否幻想过有这么一个乌托邦,自由平等是社会的主旋律,伟大的教育改革让人成为社会上最重要的“资源”,这个地方就位于欧洲的北部—芬兰。

  万物源之大自然,自然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影片中,一堂课外现象课,孩子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深林里上课,寻找深林去寻找各种大自然的颜色,黄色,褐色,粉色。孩子们的热情饱满,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老师也询问一些植物的名字,但不会在孩子们回答后给出答案,老师们表示她们想要的答案,是发之孩子们心底的,是他们想象和思考后的结晶,没有对错之分。这森林就是孩子灵感的源泉,好奇和想象在这里得到无限的释放,这种探索的过程也是种自我认知的途径。看到这,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我们小时候整整齐齐的坐在椅子上大声早读的场面,说到森林也一定会想到绿色,偶尔的几次户外活动的那种兴奋还残留心底。和我们比起来,这种教育可能不是最能出成绩的,但却是让人深刻的。

走进校园, 在一些教室你们会看到有不同年龄的学生和在一起上课,称为''混合教育''。这种年龄的差距并不会产生什么不和谐。年龄较大的孩子从中因能力的展现变得更加自信而负有责任感,小同学也从中学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通过屏幕我看到,在这种公平自由的氛围下,每个学生脸上都有活力富有热情的,大家都很积极参与到这个游戏般的课堂。老师们也不会在意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老师和小君(记者)交谈到,按照惯例在四年级之前是没有考试的,要营造样一个零竞争,零压力的环境下,孩子们不谈及分数,为了自己而学这才是我们想要的。镜头一转,小君采访孩子们对于成功的概念,有一个孩子懵懂直接答道成功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这种简单朴素的回答大概很多人听了都会感到欣慰吧,在老一辈的时代里,成家立业是所有人的向往,以前的生活是不易的,更不提什么条件背景,但人们是快乐的,反观现在,一切都变好了,人们的脸上的那种快乐却仿佛消失了,每个人都往前跑,终点在哪,谁也不得而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的最后出现这么一幕,老师同学们和小君(记者)一起到老人康复中心进行画画活动,而不是很擅长画的小君和身旁的老奶奶交流,这位年过花甲老人说画画是自己打小的爱好,经常会参加艺术社团组织开展定期的画画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关心的不是你会不会,而是你爱不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他人评价,被质疑,甚至是拒绝。俗话说好知不如乐知者,我默默告诉自己,即便不能在自己爱好上成为佼佼者,我也会用余生去热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让人不得反思的是,那些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去参加各种学习班,是乐的吗,还有些人把上学当作一种''任务'',如果是这样,那读书在同学们心中是不是成一种''贬义词''了呢?

如果你想问在芬兰什么工作比较好,我会告诉没有最好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最好的学校,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好的工作,最好的学校理所当然就是最近的那个。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说要享受过程,但现实中结果却更受关注。其实读书学习也是一种魔力,会让我们在悲伤中快乐,在失去中有所获得,在生计的间隙中体会生命,让我们感受到未来从来不只一个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