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珍贵,不要错误对待抑郁的自己。

抑郁,被称为“心的感冒”,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

  很多人认为抑郁与自己无缘,但事实上抑郁自带隐形,常藏身于我们错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通常我们都认为抑郁只会发生在患者、产妇、空巢老人身上,殊不知抑郁在青少年、儿童、都市白领等等身上都容易出现。

  抑郁被称为是“心的感冒”情况较轻者,外表常人但内心有着痛苦的体验。情况较重者,常常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并伴随着出现记忆衰退,兴趣冷淡、精力不足、注意力涣散、身体不适、睡眠紊乱等表现。

  近年来,抑郁导致的悲剧频频见诸各大新闻,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不禁为抑郁有着如此之强的杀伤力而惊恐不已。有很多人正处在抑郁的纠缠之中,在漫漫长夜里做着孤独的挣扎,继而精疲力竭。

  但这些表现很多时候不易被外人觉察,一旦发现,往往已是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之时。这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抑郁知之甚少,不了解抑郁的真实面目,进而不能对抑郁持有正确的态度。抑郁被视为“富贵病”“矫情病”几乎成为常态,由此带来的逃避、羞耻感更加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抑郁症患者,求助医学,进行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抑郁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心理层面的因素。本书正是基于此种认识,结合心理去分析抑郁的形成、预防与应对措施。我们要了解抑郁的一般表现,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抑郁初露苗头的时候就要善于识别它,避免因为忽略而拖延时日。同时,我们还要留意身边的一些人,他们可能会成为抑郁悄无声息降临的对象。从预防到治疗,这本书给读者提供了相应的方法,便于读者实际操作;每章后面附有“抑郁自助小屋”内容;书后还有附录,给读者提供了一些有关抑郁的知识和指导,期望能够更多地给读者以帮助。

  从心入手,消除抑郁,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预防与治疗抑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多懂一点抑郁心理知识,那么饱受抑郁之苦的人就会少一点。患有抑郁的群体比一般人更需要被了解与支持,同时,他们对抑郁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也会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并走出抑郁,而家人和朋友也会因为对抑郁的了解,可以有足够的力量给他们以支持。

  当然,这本书并不能包罗抑郁所有的情形,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读者灵活运用。鉴于编者才疏学浅,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给以批评指正。

  这是一本帮助你认知心理亚健康人群及心理自助的工具书。

  1.缓解压力、劳逸结合、合理饮食、稳定情绪对预防抑郁很有帮助

  2.正视抑郁,纠正认知,建立积极的信念,患有抑郁的人不要自暴自弃

  3.森田疗法、艺术疗法、冥想疗法、自然疗法...用独特的方法进行调理。

你很珍贵,不要错误对待抑郁的自己。读一读,《抑郁心理》能让你感觉很好。 


帮你认知心理亚健康人群及理自助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姜巍,客居京华,兼观民风,目前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平日喜独立思考,力求知行合一,在教育、心理学、传统文化等诸多领域有自己的心得。她是一名内心敏感的女子,温暖的外表下深藏着焦虑不安的躁动,尤其经历过人生离别之苦、生死之苦后,她投身于书海之中苛求一剂治愈内心愁苦的方法。在自我康复中,她希望用自己的经验所得帮助更多抑郁患者,早一天沐浴到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喜悦。

《抑郁心理》-作者:姜巍-(当当心理学新书榜排名9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文字接到一些读者提问,但最近太忙,从一本比较权威的书籍《如何选择有效的心理疗法》中,引用了以下文字,希望有所...
    1aec8aca637a阅读 3,174评论 0 6
  • 七月,骄阳似火,张青山来到一座大山野游。 赶了一上午的山路,张青山停下来勘查路线,极目远望,发现了半山腰上有一座小...
    探微游尘阅读 911评论 7 19
  •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被你说服,似乎开始原谅你,理解你,宽容你,可是还是宽容不了我自己。 不知道该如何与你相处了,不...
    susan不忘初心阅读 275评论 0 0
  • 天破晓的声音哦,多么动听醉人寂静里无人,只有鸟儿的叽叽喳喳啊,我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 不知何时踏入公园门口不知名的树...
    三月橘黄阅读 298评论 2 4
  • 窗外 阳光明媚 我却 窝在家里酣睡 抑或任思绪放飞 这一刻 只有自己 却无比欢喜 文字在指尖流淌 给心事一个安放 ...
    澹云倾月阅读 233评论 0 9